兵多舟少(第2/8页)

不过一切努力基本上全属白费工夫,因为敦刻尔克此时正遭受德国空军重击,港口完全瘫痪。“皇家水仙号”(Royal Daffodil)想办法接了九百名士兵,不过其余船舰被警告要保持距离:沉船的风险太高,有可能阻碍港口交通。有鉴于此,这支舰队立刻掉头,火速返回多佛。

当天晚上,又有四艘运输舰和两艘医护船行经Y路线抵达。“坎特伯里号”(Canterbury)运输舰在港口站接起四百五十七名士兵,不过德国空军随后展开夜袭,看来港口交通可能再度受阻。

“坎特伯里号”拔锚之际接到岸上传来的信号,指示它阻止任何试图进港的船只。它将信号传给在外围等候的几艘船,后者再传递给其他船只。那天晚上,海上不止一名信号手缺乏经验,讯息难免受到曲解。等到一艘路过的船只向经由Y路线过来的“蒂利号”(Tilly)斯固特发送警告时,信号是这么说的:“敦刻尔克已经沦陷,被敌军占领。切勿靠近!”

“蒂利号”是当天下午一同从多佛丘陵出发的六艘斯固特之一。至于为什么要去敦刻尔克,舰长克雷蒙兹少校毫无概念。他唯一的线索是出海之前被人扔上船的四百五十件救生衣——对于只有十一名船员的小组而言,数量未免多了一些。如今,有一艘船叫他从原本就不明所以的行程返航。跟旁边的斯固特商量之后,他改变航向,回到多佛等候进一步通知。

其他几艘斯固特在尼约波近海盘旋了一阵子。他们也收到过往船只的信号,得到敦刻尔克已经沦陷的消息,于是也同样掉头返航。这一天的结尾是,一艘拖吊船拖曳的两串救生艇被撞翻,散落海中。

这一连串事故与误会,说明了五月二十七日在海滩上等待救援的士兵,为什么只见到寥寥几艘船只。当天只撤离了七千六百六十九人,多半是在“发电机行动”正式启动之前就被多佛派来的船只撤走的“米虫”。照这种速度,要接回整批英国远征军得花四十天的时间。

随着坏消息接踵而至,拉姆齐将军及他的发电机室人员绞尽脑汁,设法再度展开行动。显然需要更多艘驱逐舰以替船队护航、击退德国空军、协助接运士兵、为较长的Y路线提供屏障。拉姆齐接二连三向海军总部紧急求援:取消驱逐舰的其他任务,把它们调往敦刻尔克。

“美洲豹号”(HMS Jaguar)接到立刻返回英国的命令时,正在寒冷而雾气蒙蒙的挪威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哈凡特号”(Havant)停靠在苏格兰西部青翠山岭间的格陵诺克(Greenock);“收割机号”(Harvester)是一艘全新的驱逐舰,此刻正远在多塞特海岸的南端受训。所有可调动的驱逐舰,一艘接着一艘奉命“即刻”前往多佛。

“萨拉丁号”(Saladin)是一九一四年的老古董了,命令传来的时候,它正在西岸航道执行护航勤务。其他护卫舰也收到类似命令,而且全都立刻听命行事,任凭被护送的十二到十四艘船只自求多福。这是个危险的海域,“萨拉丁号”的通信官马汀寻思,船队的船东见到他的保护人就这样扬长而去,不知道有何感想。

驱逐舰上的船员大多不明就里。在“萨拉丁号”上,经手绝大部分讯息的马汀注意到“发电机”这个代号,但是不明白代号的意义。他只知道,要他们在这块大西洋海域抛下一支船队,事情肯定非常严重。

当各艘驱逐舰抵达多佛,并且接获命令即刻前往“敦刻尔克以东海岸”时,开始出现纷然杂陈的臆测。在“麦尔坎号”(Malcolm)上,领航员梅里斯上尉认定他们是要去搭救几支被隔绝的部队。幸运的话,应该能在几个钟头之内完成任务。“安东尼号”(Anthony)跟一艘载着大约二十名士兵回返英国的机动船擦身而过。值班军官隔海大声询问是否还有更吐司兵。“还有他妈的好几千人。”有人大喊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