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杏林(第3/16页)

只是当时语气萧索的年轻人,却并不知晓,自己的后半生,却又该如何波澜壮阔。

少女摘了数支杏花,刚要入城时,她那小侄儿走得有些乏了,坐在地上歇脚,只是不肯起来。

“你不起来,我便不给你买糕吃!”少女也怒了,索性也坐下,“咱们也不回去了!”

小男孩哼哼两声,也转过了头。

两相对峙,直到一道温和男声打破了安静:“姑娘,又见面了。”

“啊?是你啊?”少女跳起来,还扯了小侄儿一把,“这么巧?”

小娃娃不明所以的看看两人,偏过头,坐着不动。

“这小公子是?”年轻人嘴角勾着温文笑意,彬彬有礼的问。

“我家侄儿。”少女讪讪一笑,“我带他出来踏青呢。”

“小兄弟是走不动了吧?”年轻公子蹲下来,亲切道,“我来这里之前就听闻,蜀地小二郎擅行路,今日一看,也不过如此,和中原的小姑娘差不多。不如,我来背你吧?”

小家伙立刻坐直身子:“我才不累,我能走。”说罢小胖腿一摆,几乎是小跑着往城门冲去了。

“哎——”少女还来不及叫住他,跺了跺脚,“走那么快干吗!”

公子却拦住了她,挥了挥手,身旁一直沉默的景云快步走上来:“殿——”

他看看年轻公子的脸色,转而道:“我去看着小公子。”

少女看着远去的两人,摇头笑了笑:“这小笨蛋,真是激不得!”

“在下江载,从京都来此处,家中一直做锦缎生意。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我姓韩,唔,你叫我阿维好了。”阿维上下打量他,“江公子,你果然是来这里做生意的。不知住在何处?”

……

很多年之后,江载初都还记得初识的那一日。

他是第一次来锦城,因闲来无事,漫步入了那片杏林,遇到了韩维桑。

他们并肩回城的时候,他的步履还很沉稳,可她走在他身边,蹦蹦跳跳的,像是只小兔子。

一动一静,他的心跳竟然也随着那叮咚作响的银铃声,跳得快了一些。

那时他们用的都是假名,可后来想起来,彼此用假名的时候,竟是最真心相待的时光。

可见这世事,真正是,荒谬弄人。

☆、杏林(二)

待到阿维和江载初入城之时,景云已经带着小家伙买了好几包热糕,就着酸梅汤,吃得不亦乐乎。阿维原本要坐下,抬头看了看时辰,忽的跳了起来:“阿庄,走啦走啦!再晚就要被禁足了!”

阿庄抬头左右看了看,垂头丧气:“好吧。”

维桑匆匆对江载初和景云拱了拱手,心急火燎一般道:“下次再见。”

“姑娘,我住在玉池街,你若有空,可来寻我,咱们一道结伴游锦城。”江载初站起身来,追着少女的背影喊道。

景云微微侧目,有些吃惊,却见那姑娘百忙之中回头应道:“一定来,一定来!”

“殿下。”景云若有所思,“你可看见那小公子手中戴着的银镯子,上边的图腾是金乌。”

江载初略略回想了下,淡道:“是么?”

“殿下,还是小心些好……”

维桑带着阿庄溜到偏门口,门果然开着一条细缝。

“快进去。”维桑拍了阿庄一下,两人鬼鬼祟祟的正要进门,却听到一声重重的叹气声。

维桑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硬着头皮转过身:“嬷嬷。”

嬷嬷果然早就在守株待兔了,上下打量了维桑许久,这才伸手抱过了阿庄,摇头道:“郡主,你自个儿溜出去玩,侯爷不说什么,老婆子也没话讲。可你还把小世孙也带出去……”

维桑暗暗翻个白眼,掐指算来,几乎每个月她都会听好几遍,几乎能背下来了:“……世子妃身子不好,世子又不在此处,若是小世孙出了什么事,你怎么向侯爷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