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德鲁·卫斯理(第4/11页)

此刻,我心里很挣扎,这次要采访的事件有一部分是几个月前发稿的另一故事牵扯出来的,关于一群UFO的狂热者。从那时起,伦恩·威克曼——我的主编就指派我采访所有有关女巫集会、升空飘浮、自然燃烧、麦田圈和其他怪诞的超自然题材。在大部分案子中,我发现一旦真正进行调查,一般而言,这些事并没有太多可着墨之处,而且明显的,我发稿的故事中只有少数几则被刊登。即使如此,威克曼还是继续派我采访这些事。

但这次的事件有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威克曼告诉我有人从某个教派打电话来问《纪事报》是否可以采访这件事。如果可以,还要求我去采访。他们看过我的文章,认为我适当地表现出了我坦率的怀疑,因此,他们完全信赖我报道的客观准确性。正因如此,这次采访看起来似乎又是一次没意义的浪费时间。

有一个新兴教派叫“耶稣基督极乐教会”,在德比郡郊外建立了一个社区。几天前一位女性会员自然死亡。她的家庭医生和女儿当时都在场。当她瘫在床上,垂死时,一个男人进入房间。他站在床边,双手做些抚慰的手势。没过多久那女人就死了,没对其他两人说什么,那男人则立刻离开房间,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死者的女儿和房间内两位教派成员认出那男人就是教派创始人——法兰克林·帕特里克神父,因为传说他可以同时在两地出现,教派以他为中心茁壮成长。

这个事件有两个值得报道的原因:第一,这是第一次非教派成员见证到法兰克林同时在两地出现,其中一个人还刚好是当地有名望的医生;另一个原因是法兰克林当时的下落是很确定的,大家都知道他在加州公立监狱坐牢,索尼亚刚才也在电话上确认了他仍然在监狱里。

3

那社区位于克德罗的山峰区外围,克德罗曾是石板采矿业中心,现在则仰赖当天来回的游客观光事业。村庄中央有间国家信托商店、马术俱乐部、几间礼品店还有一家饭店。

当我驾车穿过峰区时,山谷弥漫着冷飕飕的细雨,雾气遮掩住两旁高耸的岩石山岭。我在村里停下来喝了杯茶,心想或许可以和当地居民聊聊极乐教会的事,但咖啡厅里除了我之外再没其他人,吧台的女侍说她每天从切斯特菲尔德开车过来上班。

我坐在那里,不知是否该在上路前匆匆吃顿午餐,弟弟却突然与我联系。那感应迥异于往常,而且非常急切。我讶异地转身,心想这屋子里有人要对我说什么。我低头闭上双眼,想聆听更多讯息。

但再无只言片语,也没有明确的内容。我不能够回答,或者将感受写下来,甚至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述。而那感觉像是期望、快乐、刺激、喜悦、鼓励。

我试着传送问题回去: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欢迎我来?你为什么要鼓励我去做?是和这个教派有关吗?

我等待着,知道我提出的问题不会得到任何回应,但还是希望弟弟再传来另一些信号。我尝试在精神上跟他取得联系,我想也许他与我的接触就是他表达自我的方式,然而在这样的意识准备下,我却什么也感受不到。

我的表情一定透露出了内心翻腾的情感,因为吧台的女侍好奇地盯着我瞧。我匆匆喝完茶,还了杯子,客气地笑了笑,然后赶紧走到外面发动车子。当我关上车门时,弟弟传来了第二个讯息。跟第一个讯息一样,这是个催促我去找他的信号,而我仍然无法用言语形容。

4

极乐教会的入口位于斜向马路的陡峭私人车道,由两道铁门和警卫室看守着。另一边入口的栅栏铁门也是紧闭的,上面还标示着“闲人免进”。两个入口构成了里外之分,所以我把车停下,走向警卫室。墙上有个新式门铃,下方贴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