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4页)

如果这些电文确实是设了密的,这也是脱密的常规方式,海塞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经路走一半,说明他很擅长这种方式,绝非等闲之辈。但是,陈家鹄怀疑这些电文是未经加密的,不过是国际明码的巧妙翻新而已。照此思路来破译这些电文,等于是钥匙在手,只是锁眼被巧妙地掩盖了。就是说,陈家鹊于的事是在找锁眼(海塞斯则是配钥匙),当然是比较容易的。海塞斯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现在陈家鹄承认没有找到锁眼,也征实了他的预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海塞斯建议陈家鹄照他的思路走,他把自己已经排除的近千句报废的话提供出来,希望陈家鹄与他协同作战,一起来组织、揣摩剩下的那些话。陈家鹄跟着干了两天,总觉得提不起劲,他脑海里老是浮现那个熟悉的影子,赶都赶不走。两天下来,他揣摩出来的话不到一百句,连海塞斯的一半都不到。

自然,这些谲都是废话,都不是那把能开锁的“钥匙”,它们的意义只是把那把钥匙锁定在后面的猜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