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10页)

耿学成报考省级机关公务员失利后,居然决定回到农村去,两人的分歧升级,以至两人不欢而散。但是,在耿学成心里,始终丢不下对苗晓怡的那份感情。这几年里,他给她写过信,尽管她没有回信,但似乎仍有一种若隐若现的东西还在紧紧地牵着他。

父母对于儿子回到农村,开始也不理解,特别是儿子回到村里当了村委主任。如今已经三十岁的人了,不找对象不结婚,父母真的为他操透了心。

川坝乡发生了这样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同样让那些行走在商场上的生意人坐不住了。

这几年来乡里涌现出一批小有名气的个体经营人员。川坝乡养殖场有一对夫妻,高成之和谭荣花,这几年的产值和利税在川坝乡也算得上大户,不仅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在县里也是排得上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成之和谭荣花夫妻俩双双报了名,成为乡长竞选台上的对手。

报名结束后,全乡共有二十名参选人,在他们当中鲜明地分出了各大“集团”,而且各大“集团”的实力都相当强大。乡干部团有现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尚平,副乡长邵惠,乡团委书记林静平,乡妇联主任胡芳,他们组成了全乡最具备实力的四人团队。村干部团三人。人数最多的是来自乡中小学教师团,有六人之多。民营企业界四人。打工归来三人。

这是发生在川坝乡有始以来最为引人眼球、牵动着五万多人民心的大事件,更是一场悬念迭出,最后结果又让人大跌眼镜的角逐。

按照选举章程,在第一轮角逐当中,参选人员必须进行公共基础知识的文化测试。测试的方法为笔试,占20%,而选区联席会上的得票占80%。这是选举委员会根据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的建议加进去的。

考试之前,贾士贞单独接触了所有参选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提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不是真正按照选举章程所说,凭票取胜?贾士贞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市委和县委又何必花那么大精力,甚至冒着风险搞这样的选举呢?

公共知识测试结束了,参选者人人都兴高采烈,谁也没有想到,填空题和选择题都很简单,那八百字的个人竞选演讲稿也是人人都早已胸有成竹的了。

选区联席会由乡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每村五名代表共315人组成。

川坝乡中学的操场上搭起了临时主席台,二十名参选者走上主席台,面对315名选区联席会成员,发表竞选演讲。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了一天的演讲,下午五点半钟,投票结束了,文化知识测试的分数公布了。首先乡干部“集团”爆出了最大的冷门,四人团队“全军覆没”;夫妻搭档的高成之、谭荣花也双双落马,而且给演讲场上留下一段谈资——在被问到一些村民交不起提留该怎么办时,谭荣花被逼急了脱口而出:“实在没钱我自己帮他们交!”

耿学成成了最大的一匹黑马,以165票和公共知识测试71.8分高居榜首。与此同时,张德义捏着一把汗,紧张地从攒集的人头缝里盯着黑板上“正”字一笔一画交替上升,直到他以98票对96票和公共知识测试65分对63分险胜乡中心小学女教师胡凤玉时,才大大松了口气。

耿学成取得“决赛”权后,走进了选举办公室,他说要在每村赠送三十本书。按照章程规定,参选人不得向选民贿赂任何物品,不得在选举之前请任何人吃饭。至于赠书,章程没有明确规定,经请示市县领导,同意耿学成向每村和乡直机关赠送文学书籍。于是耿学成在初试之后向每村赠长篇小说《大学生浮沉记》三十本,乡直机关十本。

然而,没有人知道耿学成在这时赠送长篇小说是什么意思。

秋高气爽,川坝人民又迎来一个紧张而又令人兴奋的日子。上午八点钟,距离乡政府仅一里地的八村村委会前的院坝里坐满了男女老少。从早晨七点钟,村民们就端着小板凳来占位子。有人背着娃娃,有的女人抱着毛线,还有精明的人见缝插针地放个背兜卖起瓜子、香烟、泡泡糖。村上照例给每个参会者发二元钱“劳务费”。除了村民,还有市、县远道而来的领导和扛着摄像机穿梭不停的记者,这又是一次不寻常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