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祸临头(第3/11页)

马勺在大火上翻滚,铁铲在马勺里搅着,菜刀飞快地在案板上剁着。

旁边一口灶上大锅上的笼屉腾腾冒着热气,锅里的水“咕嘟嘟”直响。

鲍以安满脸油汗,辫子缠在脖子上,在小厨房里来回走着。一会儿夺过马勺亲自翻炒两下,一会儿指着案板:“用花刀!蝴蝶双飞!”突然提起嗓子,“都加把劲,今儿咱府里自己吃!”

一道菜炒好了,鲍以安亲自接过来,端着上了内堂。

内堂里一张桌子已经几乎摆满了,菜肴丰盛。鲍夫人、鲍渐鸿、鲍家大小姨太太、孩子都穿着很正式华丽的衣服,正襟危坐,眼睁睁地看着席面谁也不敢动筷子。鲍家能上桌的最小的一个孩子,才几岁大,看着眼前的好吃的,忍不住伸手去抓。他妈赶紧把他抱住:“乖,你爹你哥还没动呢。”

鲍以安把菜盘放到桌上,看着众人,瞪起眼睛喝道:“怎么了,怎么不动啊?吃,吃啊!”

鲍夫人低声道:“老爷,你这又何苦呢?”

鲍渐鸿赶忙扯扯鲍夫人,但鲍以安终于还是发作了。他把脸一沉:“怎么着?汪家接了皇上,御赐了新媳妇。马德昌又当了两淮盐运使,我驼子跌跟头,两头不着地儿的,关着门痛快痛快嘴儿我怎么了?不行吗?犯法吗!有本事他们就连这总商也别让我当!”

他指着那个姨太太:“管着孩子干什么?孩子吃,你就让他吃。咱们鲍家再怎么也不缺这一口吃的!”

小孩子望着气势汹汹的鲍以安愣了愣,咧嘴哭开了。姨太太慌忙去哄。

鲍渐鸿低着头:“爹,你也少说两句!”

鲍以安的气势也终于消了。他没精打采地坐到主座上,招呼大伙:“吃,吃吧,别拘束,都动手,咱们家没那些大规矩。”

这个粗夯的人只觉得满腹委屈,却不知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午后,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好像即刻就有一场狂风暴雨似的。

和砷独自背着手在院子里溜达,刘全从外边匆匆而入,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看见和砷,愣了一愣:“老爷!”

和砷没回答,眼皮一抬:“砍了?”

刘全一愣,会意:“回爷的话,砍了!”小的挤在菜市口里亲眼看的。好家伙,囚车从宣武门出来,路上就挤满了人,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儿去了好多,都在监斩棚底下摆了椅子,红通通的一片顶子,眼睁睁地瞧着时辰一到,鬼头刀那么一落——“咔嚓”,一片血光啊!啧啧啧,那么大的一个国舅高恒高老爷!”

他绘声绘色地学着。和砷厌恶地缩着身体,好像真怕血溅到他一样:“三品以上官员去刑场观刑是旨意,是让他们长长记性。”

刘全忙说:“这下子扬州那帮可该得意了。马德昌下午让人送来的几箱礼已经到了,老爷什么时候去过过目?”

和砷点头:“他送点礼也是应该的。”

“那马德昌空缺的总商让谁去接?”

“青麻头怎么样?”

“您当初把他发到扬州去,不就是等着这一天嘛?”

和砷笑着指了指刘全,然后说:“全儿,去给我备辆车,把我那件野鸭绒雨衣备好。”

“老爷,这时候了您还出去?”

和砷脸一沉:“哪那么多废话?”

远处隐约传来的追魂炮响,让和砷一阵阵心悸。国舅高恒人头落地,使他成为因两淮盐引案砍头的大老虎,也向世人昭示了朝廷反腐的决心。和砷似乎感觉到鬼头刀在耳畔呼啸,他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转移皇上的注意力,并且将阿克占这个愣头青打翻在地。

紫禁城的天空仿佛更为阴郁,阴云密布的天空黑沉沉的,空气也像是凝滞不动了。往来的宫女太监们都低着头,一点声也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