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载誉而归(第3/9页)

“别出声!老实点,再乱动要你们小命!我们是天地会,说到做到!”

马大珩吃惊地问:“天地会?”

他们的嘴立即都被堵上了,呜呜叫着被拖了出去。

保障河边,婆娑的垂柳伸到水面上,不时撩拨着涟漪。卢德恭头戴斗笠,悠闲地钓鱼。不远处几个家丁在张罗着什么。

这时,沿河的小路上,长随于林拎着食盒,走向卢德恭。于林谄笑着问:“老爷,收获怎么样啊?”

卢德恭淡淡说:“老夫只是坐在河边上晒晒太阳、看看鱼,看得见却是摸不着啊。”

于林将食盒打开来,一件件地朝外拿,低声说:“那两个孩子放了。”

卢德恭用余光扫了下左右:“手脚干净吗?说了天地会?”

“老爷放心,就这么点儿事……”

卢德恭摸摸下巴:“嗯,算算日子,汪朝宗他们也该回来了。咱就瞧瞧,他跟天地会怎么玩。”

马府那幽长的防火巷里,管家提着长衫,上气不接下气地一边跑一边喊着:“老爷、夫人、太夫人,咱家的少爷找着了!是真的!就在西门!门兵刚跑来送信!”

正堂上静了一静,马夫人立即扯天嚎地叫着“心肝肉”地大哭起来。

马德昌脸上肌肉僵硬地动了几动,似乎是在笑。他直着腰,伸手去扶离他最近的椅子。但是他一把扶空,整个人栽倒在地上。他甚至懒得爬起来,索性仰天笑着,笑出了泪水。太夫人在佛龛前上着香,嘴唇哆嗦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然后跪下来不停地磕头。

得了信的汪府此刻却是出奇的安静,萧文淑站在汪府门口,浑身哆嗦。汪雨涵一身脏兮兮的,脸上有些木然,站在大门口迟疑不决。萧文淑冲上前,一把抱住她,搂得紧紧的,又捧着她的脸仔细端详,眼泪止不住地流:“雨涵,你这是怎么了?”

雨涵神情木木的:“没什么,好好的。”

萧文淑火了:“好好的,你怎么就这个样子了?”

汪雨涵漠然地说:“我想洗个澡。”

幽暗的闺房内,窗帘低垂,汪雨涵泡在大木盆里,她清秀的脸上神情木讷茫然,和马大珩关在密室的情景不断闪回在脑海中。突然,她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西南金川的行帐中,阿桂正在宴请汪朝宗等人,一些简单的菜肴摆放在长条桌凳上。阿桂抱着一坛酒满满地倒在汪朝宗等人的碗里:“汪总商,这高寒山区,又是军中,条件艰苦。今日就以这坛青稞酒感谢二位总商此番援手,并给二位饯行。给二位奏功的折子,阿某随后就写。”

汪朝宗忙说:“不敢,我等也恭祝将军克日建功,早日凯旋回京。军饷拖延多时,已感愧疚。将军在前方忍饥挨饿地浴血奋战,我等筹措粮草,也是理所应当。这奏功的名字,就不加了吧!”鲍以安不满地插话:“干什么不加,阿桂将军,我叫鲍以安,鱼包鲍!”

阿桂大笑:“好!鲍总商是个痛快人,我喜欢!汪总商、老鲍,饮了碗中酒,我认你们这两个兄弟!以后有用得着老哥的,尽管言声。”

“万万使不得,将军乃当朝重臣,汪某岂敢高攀。”

阿桂大手一挥:“什么高攀,这次要不是你的饷银,军心就散了,仗打到什么时候还不好说呢。要再推脱,就是看不起我阿桂!”

鲍以安大大咧咧地说:“认就认,哥,你不认我认!哈哈,我可有了个当将军的大哥了!”

“恭敬不如从命,汪某就高攀了。待大哥有朝一日驾临扬州,小弟一定盛情款待,以表心意。”

三人仰颈饮尽碗中青稞酒,纵声长笑。

宴毕,汪朝宗和鲍以安都酒意微醺地回到自己的帐篷。鲍以安还在兴奋之中,他走过来坐到汪朝宗的床边:“哥,你说,等仗打完了,阿桂哥哥回了京,皇上会封他个什么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