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4/5页)

“您不愿要我们,但您不能否认,我是石川家的长孙,有继承石川家遗产的权利!”

只听“啪”的一声,明保脸上早着了父亲一巴掌。

“我有什么遗产?”石川老太太笑着说“连养老金也没有呢,全靠着冬子养活,害得她30多了还不敢提结婚的事儿……说起来也真难为情,到中国来看病也是花的冬子的积储,她说中国医疗费用低,并且可以看中医。还请往后多多关照。”石川老太太说着站起身朝孙老太太鞠了一躬。

明保悲伤地站在那里,这位漂漂亮亮的奶奶同样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遗产呢?

孙老太太倒是觉得石川一下子近乎了许多,为吃穿操心,该是妇人们共同为难之所在,这才叫女人:“可不,过日子不容易,我这一大家子人还不全凭树国和他媳妇撑着,吃闲饭的嘴多,物价又涨,有时候连鲜令菜蔬也不敢买。”

“都一样。在日本买菜也是专挑下班的时候去,扒堆,便宜极啦,什么地方有什么地方的活法儿。”老太太又对长孙说,日本也不是什么都好,混日子也很不容易,好工作首先得有文凭,其次要有能咬牙吃苦的精神,还要有头脑,总之不是谁都能站得住脚的。

“不要跟他费那些口舌,”孙老太太说,“你爸爸姓松川,不姓石川,连自个儿姓什么都搞不清楚的人还要去继承遗产,吃草的驴儿货,帮你妈做饭去!”

明保挨了两个奶奶一冷一热两顿刮,搭拉着脑袋出去了。外面早有帽儿、驴子们等着,拉到电线杆下问有没有“本田”。

“有个鸡巴!”明保说,“敢情是没毛的琉璃猫,砸碎了都不见血。”

“没有就没有,下回准带来。”哥儿几个一通哈哈,上小铺喝啤酒去了。

明保的日本奶奶真格儿地住进了他们家自搭的小厨房,一住就是半个多月。俩老太太套得挺近乎,早晨起来炒肝、烧饼往肚子里一垫补,手拉手地到南馆公园去遛早,然后奔马路对过的中医学脘门诊部去扎针烤电拔火鐮,下牛或逛街或睡觉或变着花样地做吃食。石川老太太做得一手好日本菜;同样的豆腐、海带、大酱、紫菜,到她手里都变了味儿。清爽可口的日本拉面,别开生面的萝卜泥豆腐,冷艳鲜美的生鱼片,望而生津的炸大虾……在孙家的饭桌上轮番出现。后永康不少老太太们也品尝了孙家大妹子用中国烙饼铛做出来的鸡素烧,用中国铝锅煮出来的日本大杂烩御殿。中国紫菜卷成的饭团与日本的毫无二致,中国的黄干酱制出的酱汤比日本的并不逊色。

孙家食客渐增,逢到吃饭时候,厚脸皮的帽儿们都来蹭饭。

“石奶奶,今儿给孙子们做点什么吃食啊?”一个个点头哈腰,嬉皮笑脸。

“我说,列位小爷们,这几天怎么见天上我们家找饭辙来呀!”日本老太太还没开腔,中国老太太先搭了碴儿:“石奶奶是看病来了,不是给诸位当伙夫来了。”

“您家的饭新鲜不是。”帽儿掏出两瓶绑在一块儿的虎骨酒,“再说,石奶奶上医院挂号、取药的还不都得哥儿几个鞍前马后地保驾,您还不犒劳犒劳。”

“甭跟我这儿磨牙,有这工夫骑上你的电驴子到建国的日本餐馆买点酱油来。”

“得令——”帽儿屁颠屁颠儿地走了。

明保一头扎在厨房里看日本奶奶做“寒梅定食”。老太,太说,寒梅定食是日本冬天赏梅的时候吃的,图的是热火,追求的是雅致。主要是为下酒,吃饭时配点腌梅子就成了。石川老太太将水盆里的燕鱼铺在案板上,用刀巧妙地划出图案,又抽出一只竹筷,削尖,插进鱼嘴,“记住,进刀要斜,这样鱼熟了翻出的花儿才好看。火要文,用果树枝烘,院里枣树石榴树的干枝都行,烤出的鱼有一种干果的乱香。作料塞进鱼腹,赏梅么,依的是自然情趣,调味不能太重……记着,日本菜与大烹大炒的中国菜不同,特点是清冷,易消化,低热量,外观漂亮,口味以咸甜为主,多海味蔬菜,少猪肉,小菜要酸,主菜完了再上米饭,以咸菜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