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5页)

他要她多淘点米,中午煮一顿干饭。她不肯,说:"得要省着点吃了,已经剩得不多了。明年开了春还要过日子呢!"

"难得的,吃这么一回。"

"为什么今天非吃饭不可,又不是过年过节,你的生日也早过了,"她笑着说。好想听他亲口说一声,今天是她第一天回来,值得庆祝。

但是他只露出很难为情的样子,固执地说:"不为什么。这些天没吃饭了,想吃一顿饭。"

最后她只好依了他,然而她来到米缸里舀米的时候,手一软,还是没舍得多拿,结果折衷地煮了一锅稠粥。

还没坐下来吃饭,金根先去关门。"给人家看见我们吃饭,更要来借钱。"

"青天白日关着门,像什么样子?"她瞪了他一眼。"给人家笑死了!"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门是从来不关的,不论天气怎样冷。

结果金根只好捧着一只碗站在那里吃,不时地到门口去听听外面的声响。

他突然紧张起来。"快收起来!"他轻声说,"王同志来了。"

外面已经有一个外路口音的人在喊,"金根在家吧?"

金根把手里的饭碗交给月香,匆忙地走了出去,想在门口迎着他,说两句话,多耽搁一点时候。月香把两只一送送到床上,搁在枕头边,正好被帐子挡住了,看不见。但是究竟是粥不是饭,得要搁平了,怕它倒翻了流出来。她再去抢阿招手里的碗,阿招偏舍不得放手,月香又怕那滚热的粥泼出来烫了阿招,不免稍微踌躇了一下,金根倒已经陪着王同志走进来了。

王同志是矮矮的个子,年纪过了四十了,但是他帽檐底下的脸依旧是瘦瘦的年轻人的脸。他的笑容很可爱。身上穿着臃肿的旧棉制服,看上去比他本人胖了一大圈。腰带箍紧了,使他胸前高高的坟起,臀后耸起一排皱裥,撅得老远,倒有点像个西洋胖妇人的姿态。

"这是金根嫂吧?"他客气地说:"你们吃饭!吃饭!来得不巧,打搅你们!"

他们坚持着说已经吃完了。阿招看见了王同志,也有几分害怕,自动地把饭碗放下来,搁在椅子上。

"趁热吃吧,阿招!不吃要冷了。"王同志向她笑,抚摸着她的头发。"又长高了!看见她一回高一回。"他把她一把抱了起来,举得高高的。阿招虽然也暗暗地是兴奋,依旧板着脸,脸色很阴沉。

"王同志请坐,"月香含笑说。她赶紧去倒了碗开水来。"连茶叶都没有,喝杯水吧,王同志!"

"不用费事了,金根嫂,都是自己人。"王同志在椅子上欠了欠身。"请坐,请坐。"

月香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昨天才回来的?辛苦了吧?"王同志笑着说。

月香把路条从口袋里摸出来,递给他看。他一面看一面说:"好极了,好极了。还乡生产,好极了!金根嫂,你这次回来一定也觉得,乡下跟从前不同了,穷人翻身了。现在的政府是老百姓自己的政府,大家都是自己人,有意见只管提。"

然后他向她夸奖金根,说他是这里的积极分子。又告诉她当了劳模是多大的光荣。金根坐在床上扭怩地笑着,没说什么。

"现在你回来了,好极了,大家一心一意的生产",王同志说。"把生产搞好,还要学文化。趁着现在冬天没事的时候,大家上冬学,有镇上下来的小先生教我们。金根嫂,现在男人女人都是一样的,你们夫妇俩也应当大家比赛,他当了劳动模范,你也得做个学习模范。"他呵呵地笑了起来,金根与月香也都笑了。

谈了一会,王同志站起来走了,夫妇俩送了他出去,回屋里来,月香就说:"这王同志真好,连开水都没喝一口。"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这样对她说过话,这样恳切,和气,仿佛是拿她当作一个人看待,而不是当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