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铺路不忘退路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2/8页)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谷云峰是第一次见到侯卫东拍桌子,在他的印象中,侯卫东尽管性格强硬,但是态度一向温和。

“与胜宝集团的谈判,高市长一直在参加。”谷云峰看了看侯卫东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侯卫东道:“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胜宝集团是同成津县政府谈合作,最终签协议的是成津县,权利和义务都属于成津县。省计委、市计委都是为了帮助成津搞好谈判工作,而并非代替成津县委、县政府作决定。”

谷云峰尽量化解侯卫东的怒气,道:“这一次毕竟是意向性协议,还算不了数,这样重大的事情肯定要经过常委会研究讨论,这是议事规则明确要求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当年青林镇党委书记赵永胜挂在办公桌后面的条幅。侯卫东每次到其办公室去汇报工作,都会看到这个条幅,久而久之,他将条幅内容记在了心里,并且成为他制怒的良好武器。默想两遍“每临大事有静气”,他成功地将怒气控制了下来,问:“原计划什么时候开常委会?”

“下个星期三,需要提前到这个星期吗?”

侯卫东摇了摇头,道:“不必,按原计划执行。”他将这份意向性协议递给了谷云峰,道:“你复印几份协议给我,另外,你组织研究室的同志,认真学习这份协议,客观分析,让同志们畅所欲言,不要向他们透露我的看法。”

谷云峰对此心领神会,把研究室的正、副主任找了过来,道:“这是县政府同胜宝集团签的意向性协议,你们两人认真地学习,要站在成津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客观地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室正、副主任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老姚疑惑地道:“审查法律问题,这是县政府法制办的事情。”

谷云峰道:“老姚,你得转变思路,研究室的定位是县委关于发展的智囊,而不是单纯为领导写材料。你是成津的大才子,这次要为成津的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老姚是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尽管学校的牌子不硬,他却极为自负,在县委研究室当主任,总是认为怀才不遇,经常说些燕雀鸿鹄、香草芝兰之类的牢骚话。老姚把自己当成了鸿鹄,其实在县委绝大多数人眼里,他就是一只小麻雀,在研究室写写千篇一律的讲话稿,就是老姚最好的人生归宿。

听明白是什么事情,老姚心里涌起被尊敬的自豪感,道:“侯书记毕竟当过市委办领导,懂行啊!”

谷云峰道:“这是关系全县的大事,你们两人找个环境好的山庄,好好地看,硬是要提点建设性意见出来,并把发票拿回来。只是有个要求,你们两人研究这事,别张着嘴巴到处说,自己知道就行了。”

谷云峰说完就走了,老姚坐在办公室,突然想起一事:“谷主任说要保密,到底是说发票要保密,还是研究协议要保密?”想到了这个问题,老姚心里就有了事,不停地想,上班在想,下班也在琢磨。

侯卫东看过协议以后,给省计委副主任鲁军打了电话。鲁军看了协议,道:“侯书记,你的意见是什么?”

侯卫东道:“鲁主任是专家,我特意征求你的意见。”

“有色金属矿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中央对外资进入矿产行业有争论,我是赞成战略资源不对外资开放。另外,外商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对我国的科技进步没有什么好处,弊大于利。”

侯卫东道:“这是从大层面来讨论,从现实角度来说,有了投资才有政绩,岭西各地区每年排序关键指标还是GDP,基层政府很难考虑到大的政策背景。”

鲁军最痛恨的事莫过于此,道:“说起这件事情,我就想起以前的荒唐事,十五年赶英超美,全国大炼钢铁,难道有了钢铁产量这个指标就真的有了美国水平?我觉得现在很多领导的认识和当初以钢铁产量决定发展水平没有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