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丹尼众友相助,贫困妇人解忧(第2/4页)

“你中午不吃饭吗?”

“当然吃啦。我带了玉米煎饼包起来的豆子。”

护士眼里露出了惊恐,但是她控制住自己。“你晚饭吃什么呢?”

“玉米煎饼和豆子。”

她的心理学训练不起作用了。“你的意思是要站在这儿告诉我,除了玉米煎饼和豆子,你别的什么都不吃吗?”

艾尔弗雷多惊愕不已。“我的天,”他说,“你还想要什么?”

校医及时听取了护士这个惊恐万分的汇报。一天,他开车上山到特瑞西娜家里做实地调查。他一走进院子,就听见趴着的、爬着的、跌跌撞撞的都在尖叫,汇成一支吓人的交响乐。医生在敞开的厨房门口站住了。他亲眼看见老妇人走到炉子旁边,用大勺子从锅里舀出煮熟的豆子撒在地板上。叫声立即停了。趴着的、爬着的、跌跌撞撞的都一声不吭地行动起来,从一颗豆子爬向另一颗豆子,只是在吃的时候才停那么一下。老妇人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享受片刻的安静。床底下、椅子下、炉子下,孩子们像小臭虫似的专心致志地爬着找豆子吃。医生待了两个小时,因为他的科学兴趣给激起来了。他离开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摇着头。

后来他做报告的时候也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凡是我知道的检查,我都给他们做了,”他说道,“牙齿、皮肤、血液、骨骼、眼睛、协调能力。先生们,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可以构成一种慢性毒药,而且从出生起他们就吃这些东西。告诉你们吧,先生们,我从来没见过比他们更健康的孩子啦!”他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这些小畜生,”他大声说,“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牙。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牙!”

人们会纳闷,特瑞西娜是怎么给一家人弄到吃食的。豆子脱壳之后,你会发现,在脱粒机停放的地方有大堆的豆壳。如果事先在那儿铺一块毯子,找个有风的下午,把毯子上的豆壳在风中扬一扬,你就会明白脱粒机并非那么完美无缺。干一下午,有可能收获二十多磅豆子呢。

秋天,老妇人和会走路的孩子都到豆子地里去扬豆壳。土地的主人无所谓,因为她干的又不是坏事。收不到三四百磅豆子,这一年的收成就很不好了。

家里有了四百磅豆子,就不用害怕挨饿了。至于其他东西,像糖、西红柿、胡椒、咖啡、鱼、肉之类的美味,那来源或许有的时候不可思议,应该是圣母玛利亚恩赐的,有的时候却是辛勤劳作所得,或者耍点儿手段所得。不过有豆子在那儿放着,人就安全。豆子是庇护你肚子的屋顶,可以遮风挡雨。豆子是你身上温暖的斗篷,可以抵御经济严冬。

只有一件事会威胁特瑞西娜·柯特斯太太家人的生命和幸福,那就是豆子歉收。

豆子成熟以后,农民把豆棵拔起来堆成堆,等着晒干脱壳。这个时候人们就祈祷近期不要下雨。一小堆一小堆的豆棵排成行,在黑土地的映衬下泛着金黄色,这时你会看见农民们看着天空,为每一块飘过来的云忧心忡忡,因为下一场雨,豆棵就必须翻过来重晒,如果还没晒干又下雨了,就得再翻一次。连下三场雨,豆棵就要发霉腐烂,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每年晒豆棵的时节,老妇人就会给圣母献上一支蜡烛。

我这里讲到的那一年这个时候,豆棵已经堆好,蜡烛已经点过。特瑞西娜家里,粗麻袋已经拿出来准备好了。

脱粒机上好了油,擦拭干净了。

一场大雨从天而降。

连帮忙的人手都跑到地里去了,把淋湿的豆棵堆翻了一遍。老妇人又点了一支蜡烛。

又下了一场雨。

于是老妇人用自己存了多年的一小块金子买了两支蜡烛。农民们把豆棵又里外翻了一遍,让太阳晒干,而这时又来了一场冰冷的瓢泼大雨。整个蒙特雷县的大豆颗粒无收。人们把浸透水的豆棵都用犁翻进了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