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6/11页)

法布利斯一边朝卡萨-马乔列的浮桥走去,一边又把吉莱蒂的护照仔细看了一遍。我们的主人公心里非常怕,他清楚地记起了莫斯卡伯爵跟他说过他回到奥地利境内有什么危险。现在,在他面前两百步以外就是那座可怕的桥,他过了桥就要进入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的京城在他眼中,就是斯比尔堡。可是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在南面与帕尔马领土毗连的莫德纳公国,根据两国间的协议,是要把逃犯送回帕尔马的。在热那亚那一面,伸展在群山之中的国境线又过于遥远,在他到达那个山区以前,帕尔马早就知道这场祸事了。因此只剩下逃往波河左岸奥地利境内这一条路。也许要在三十六小时或者两天以后,帕尔马才能够发出公文给奥地利当局,要求逮捕他。法布利斯仔细考虑以后,用雪茄烟烧毁了自己的护照;对他说来,在奥地利境内当个流浪汉,也比当法布利斯·台尔·唐戈好,而且他还可能要受到搜查。

他不得不把自己的一条命寄托在倒霉的吉莱蒂的护照上,自然感到十分厌恶,除此以外,那张护照实际上还有破绽。法布利斯身长至多不过五尺五寸,并不是像护照上所说的五尺十寸,他还不到二十四岁,而外貌还显得年轻一些,可是吉莱蒂却已经三十九岁了。不瞒大家说,我们的主人公在靠近浮桥的波河护堤上,足足徘徊了半个钟头,才下定决心过桥。“换了别人处在我的地位,我应该劝他怎么办呢?”最后他对自己说,“显然只有劝他过桥。留在帕尔马境内是危险的,很可能已经派出宪兵来追捕杀人犯,尽管他是为了自卫。”法布利斯重新翻翻自己的口袋,把所有的文件都撕掉,光剩下手帕和雪茄烟盒。他将要受到检查,缩短检查时间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他想到别人可能问他一个难以答复的问题:他说他叫吉莱蒂,为什么内衣上都有F.D.这两个字母?

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利斯是那种受到自己的想象力苦苦折磨的不幸的人;这在意大利是聪明人的通病。换了一个具有和他同样勇敢,或者甚至还不如他的法国兵,就会立刻过桥,事先并不考虑有什么困难,因此态度也就会显得十分镇静,可是法布利斯的态度离镇静太远了。到了桥那一头,有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矮汉子对他说:“到警务室去验护照。”

警务室的邋里邋遢的墙上钉着许多钉子,挂着警官们的烟斗和脏帽子。他们的座位缩在一张松木大办公桌后面,桌上满是墨水和酒的污迹;两三本生皮面子的厚登记簿上也有着各种颜色的斑点,簿子的边上被手摸得发黑。在摞起来的簿子上面,放着三顶华丽的桂冠,那是前两天庆祝皇帝的一个节日时用的。

所有这些细节都引起法布利斯的注意,他心里感到一阵难过。他住惯了桑塞维利纳府里的那套既豪华而又整洁的房间,现在可受到报应了。他不得不走进这间肮脏的办公室,并且以卑微的身份出现在那儿。他就要受到一次盘问了。

那个伸出一只黄黄的手来接护照的警官,长得又矮又黑,领带上戴着一个铜别针。“这是个坏脾气的家伙。”法布利斯心里说。那个人看了护照,露出不胜惊讶的样子,而且足足看了五分钟。

“您出了事了。”他望着外国人的脸颊,对他说。

“赶车的在波河河堤上把我们摔到堤下面去了。”接着又是一阵沉默。警官恶狠狠地朝这个旅客望了几眼。

“我懂了,”法布利斯心里说,“他就要跟我说,他感到遗憾,有个不好的消息通知我,我被逮捕了。”各种各样的荒唐念头同时在我们主人公的脑子里涌现出来,这时候他的脑子已经不怎么有逻辑性了。比方说,他想到要从警务室开着的房门里逃出去:“我把衣服一脱,跳进波河,毫无疑问,我是能够游过去的。怎么着也比上斯比尔堡强。”在他估量着这件冒失事有多大成功的机会的时候,警官却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两张脸上的表情煞是好看。理智的人面临危险,会急中生智,可以说,比平时更聪明,而好幻想的人面临危险,却只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这些念头固然勇敢,但是常常很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