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4/5页)

[64]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法国小说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短篇小说集《栗树下的晚餐》(1951)、《雨果传》(1954)、《巴尔扎克传》(1965)的中译本都在我国流行。为普及历史知识,他撰写了《英国史》(1937)、《美国史》(1943)、《法国史》(1947)等。

[65]保安队:二次大战中,依附德军的法国人军事组织。

[66]意大利文,意为“浪荡青年”。

[67]萨沙·基特里(1885—1957),法国演员、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创作喜剧《我父亲说得对》,电影《一个骗子的传说》。他的作品体现了某种巴黎的风趣,出彩而尖刻。

[68]马提尼克:法国外省省名,位于拉丁美洲,首府法兰西堡。马提尼克岛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个岛。

[69]法兰西行动:法国民族主义者和王党分子组合的一种反共和的运动,聚集了右翼势力,在法国形成一股逆潮流,影响了二十世纪前四十年的法国社会。报纸《法兰西行动》(1908—1944),则是该派的喉舌。二战中,因与维希政府合作,该派名声扫地,战后报纸遭禁,遂销声匿迹。

[70]费纳隆(1651—1715),法国作家、教育家、天主教大主教。他出入博维利埃公爵府邸,为他们的众多子女写了《论女子教育》(1689)。他赢得路易十四的信任,受聘为王孙勃艮第公爵的老师,为此他写了《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取材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第四章,借智慧女神之口,表达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71]莱翁·布洛瓦(1846—1917),法国作家,其创作灵感来自基督教精神,著有长篇小说《绝望》(1886)、《穷苦女子》(1897)和一部《日记》(1917)。

[72]莫里斯·舍瓦利埃(1888—1972),法国电影演员,以通俗戏谑和所戴的扁平宽边草帽而著名。

[73]索洛涅:法国地区名,指卢瓦尔河西行注入大西洋前的河口三角洲一带。

[74]丹吉尔:摩洛哥的城市。

[75]答尔丢夫:莫里哀(1622—1672)的剧作《伪君子》的主人公。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以天才的创新,开辟出一条堪与悲剧相媲美的古典主义喜剧之路,从而成为世界级的喜剧大师。他的喜剧不仅针砭时弊,鲜明地刻画了社会风俗,还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弱点和误区。他创作演出了大量喜剧,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余种,如《伪君子》《贵人迷》《恨世者》《吝啬鬼》等久演不衰。

[76]法国导演阿莱克桑德拉·阿斯图克的一部黑白影片,获1952年的路易·德吕克奖。

[77]巴尔贝·多尔维利(1808—1889),法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德·图什骑士》。他以纨绔子弟的做派和凌厉的文章,装扮成文人的总管人物。

[78]弗朗索瓦·比耶杜(1927—?),法国作家。前期创作小说,在法国广播电台工作,成绩斐然。后来转而写剧,1961年,他的剧作《滚到托尔普家去吧》搬上舞台,演出非常轰动。除了小说,他创作九种剧本,主要表现家庭关系和爱情。他后期剧作向我们表现梦幻与真实,并不消除两者的界限,这一点不同于尤奈斯库和让·阿努伊。

[79]鲍里斯·维昂(1920—1959),法国作家。多才多艺,当过演员、酒吧歌手,爵士乐演奏者,新闻记者。当时存在主义风靡巴黎,维昂出入日耳曼草场区“存在主义”酒吧和夜总会,组织盛极一时的爵士乐演奏会和唱片灌制,在战后的时髦文化氛围中格外引人注意。他创作的小说《揪心》(1953)等,继达达主义和科克托之后,再度用诗意使生活摆脱粗鄙而乏味的日常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