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二十七章 怯懦是暴虐的根由(第4/6页)

害怕一切,便打击一切[22]。

——克劳笛乌斯

最初是为施虐而施虐,后来担心正义的报复,便又进行一系列新的暴虐,以此来淹没先前的暴行。马其顿国王腓力[23],即那位与罗马人有处理不完纠纷的国王,曾下令大肆屠杀罗马人民,过后又惶恐不安,面对各个时期被他伤害过的无数家庭,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决定把被害人的遗孤统统抓走,将他们一个个杀死,以求睡得安宁。

精彩的内容不管在哪里,总是适得其所。我这人向来重视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因此,我不怕在这里,在这不大引人注目的地方,插进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在被腓力五世处死的人中,有一个叫赫罗迪斯库的,是色萨利的一位君王。腓力五世杀死他,又处死了他的两个女婿,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泰奥克塞娜和阿尔科是他们的遗孀。尽管追求的人很多,泰奥克塞娜不为所动,没有再婚。阿尔科则嫁给了埃涅阿斯[24]后裔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波里斯,同他生了很多孩子,但她去世时孩子尚小,泰奥克塞娜出于对侄儿们慈母般的怜爱,决心引导和保护他们,便毅然嫁给了波里斯。可是腓力五世颁发了诏书。这位勇敢的母亲料到腓力五世会对美好而娇嫩的青少年大施暴虐,他的打手们会对他们为所欲为,便说宁愿亲手杀死他们,也决不把他们交出去。波里斯见妻子反抗,惊骇万分,允许她把他的孩子们偷偷带到雅典,寄养在一些忠实可靠的人家里。他们趁一年一度的埃涅阿斯节逃离故乡。白天,他们参加了庆典活动和宴会,夜里,他们登上一只事先备好的船,从海路前往雅典。那天恰遇逆风,行了一夜,仍依稀可辨他们离弃的故土。他们身后有港口的卫兵在紧紧追赶。眼看敌人追上了,波里斯催促船工加速逃跑,泰奥克塞娜狂怒不已,对孩子深切的爱和对敌人刻骨的恨驱使她又回到了最初的想法。她立刻准备好武器和毒药,把它们放到孩子们面前,对他们说:“瞧,孩子们,现在,死是保护你们、给予你们自由的唯一办法。死是诸神神圣司法的内容。这几把出鞘的剑,这几杯毒酒,将为你们打开大门:拿出勇气来!你,我的儿子,你是老大,握住这把剑,死也要死得壮烈。”一边是母亲激烈相劝,另一边是敌人杀气腾腾,孩子们一拥而上,各自抢走离自己最近的东西,他们尚未断气,就被扔进了大海里,泰奥克塞娜把孩子们光荣地送到安全地后,感到非常自豪,接着又热烈拥抱丈夫,对他说:“朋友,我们跟孩子们去吧,和他们葬在一起。”说完,他们相拥着跳进海里。那条船一无所获,只得返回岸边。

暴君们不仅想杀人,而且还要让被杀者感到他们的狂怒,于是竭尽才智寻找延长死亡的办法。他们要敌人慢慢死去,不要死得太快,好让死者有时间细细品味被复仇的滋味。他们很难找到这样的办法,因为用刑激烈,死得就快,相反,死得缓慢,刑罚就不会太痛苦。于是,他们在刑具中精挑细选。这样的例子在古代不胜枚举,但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无意地保留了这些野蛮行为的痕迹。

凡是超越普通死亡的东西,在我看来都是极端残酷的。有些人尽管怕死,怕砍头或上绞刑架,却依然做错事,对于这些人,我们司法机关不可能希冀用火刑、钳烙刑或车轮刑来阻止他们犯错误。但我不知道这是否能使他们绝望,因为绑在车轮上,或按古老的办法钉在十字架上,二十四个小时等待死亡,他们的内心会处于什么状态?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叙述说,在罗马人入侵犹地亚[25]同犹太人打仗时期,他从某地经过,那里三天前有几个犹太人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他认出其中三个是他的朋友,经交涉获准将他们从十字架上放下来,他说,其中二人死了,另一个后来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