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章 塞亚岛的风俗(第2/7页)

但是这也不是没有不同的看法的。因为许多人认为我们由上帝安排在这里,不能没有他的正式命令而擅离世界这个岗位,上帝派我们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他的荣耀和为别人服务,到时候他会批准我们离开的,不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的,而是为我们的国家;法官会从法律的利益要我们解释,又以杀人罪对我们起诉。不然,我们会在这个世界或另一个世界像渎职者那样受到惩罚。

那些人就在附近,他们充满忧伤,虽是无辜的,却自狀而死;出于对生命的憎恨,把自己的灵魂投进地狱[2]。

——维吉尔

我们身上的锁链,磨断要比挣断更需要韧性,雷久勒斯也比加图经受更多坚定的考验。我们步履匆匆则有欠谨慎和缺乏耐心。遇到任何变故也不能背离生活的美德;美德寻求不幸与痛苦作为养料。暴君的威吓、苦刑和屠刀使美德更有生命力。

山上肥沃的黑森林内,硬斧子往橡树上砍,断枝、伤痕、甚至铁斧,反而使树木更加生机蓬勃[3]。

——贺拉斯

还像另一个人说的:

我的父亲,美德并不像你说的在于害怕生活,而在于挺立在大苦大难之前决不转身[4]。

——塞涅卡

在苦难中蔑视死亡不难,忍受苦难才是豪迈的行为[5]。

——马尔希埃

为了避开命运的鞭挞,找一只洞穴和一块墓碑躲起来,这不是美德的行为,而是怯懦的行为。不论风暴如何强烈,美德决不半途而废,会继续走自己的道路。

任凭天崩地裂,美德岿然不动[6]。

——贺拉斯

经常,为了躲避其他不幸而使我们落入这个不幸,甚至偶尔为了躲避死亡却使我们奔向死亡。

我要问的是,怕死而死,岂不是疯上加疯[7]?

——马尔希埃

就像害怕悬崖又朝悬崖扑过去的人:

许多人害怕未来的不幸,反而遇到更大的危险:最勇敢的人既敢正视迎面而来的危险,也善于避开这些危险[8]。

——柳肯

害怕死亡使人对生命和光明充满厌恶,绝望之际会.一死了之,忘了他们的苦难实际正是害怕死亡而引起的[9]。

——柳克里希厄斯

柏拉图在《法律》一书中主张,人人都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谁既没受公众评论的压迫,也没受命运的可悲和不可避免的摧残,更没有遭到不可忍受的耻辱,而让胆小怕事,怯懦软弱,去剥夺那个最亲近的朋友的生命,切断岁月的延续,这样的人应该得到可耻的葬礼。

轻生的思想是可笑的。因为我们的存在才是我们的一切。除非另有一个更可贵、更丰富的存在,可以否定我们的存在;但是我们自我轻视,自我鄙薄是违反自然的;这是一种特殊的病,在任何其他生物中看不到这种相互憎恨、相互轻视的现象。

我们渴望脱胎换骨,做其他别的什么,同样是一种妄想。这种渴望正因为自相矛盾和无法实现,其结果也跟我们无关。谁渴望把自己改变成天使,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也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因为,他自己已不存在,谁还对他的改变感到高兴和激动呢?

谁要体验未来的痛苦和磨难,那么在这场痛苦来临时他也必须存在[10]。

——柳克里希厄斯

我们以死的代价来换取这一生的安全、麻木、无动于衷、免除痛苦,这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开了战争也是一场空。不能体验安闲的人,避开了劳苦也是枉费心机。

持第一种看法的人,对下述一点相当没有把握:什么样的时机算是一个人决心自杀的适当时机?他们称这是“理性的出路[11]”。因为虽然他们说使我们死的原因无足轻重,让我们生的道理也并不充分,然而这里面必然有一个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