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广富林文化的性质,我们还是要从良渚文化崩溃的原因上来开始推测。

我对于良渚文化崩溃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估计。

第一种估计,是生态原因。

邻近大海的长江下游,几千年前的洪涝灾害很容易摧毁人类还很脆弱的基本生态。从河姆渡文化开始,这一带以稻作生产为主。洪涝灾害极有可能引发海水倒灌(后来钱塘江的海堤就是为了阻止海水频频倒灌而建造的)。在良渚文化时代,人们还无法对付海水倒灌所造成的颗粒无收,只得四处逃命。在九死一生之中,也可能有一部分凭借着简单的木舟,去了远方。生存的机会虽然不大,但也不能排斥有一丝可能。遗址墓葬中可提取的DNA,说不定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追寻出惊人的线索。

如果将来哪一年,在太平洋的某个小岛上找到了良渚文化的基因留存,大家也不必奇怪。

说到生态灾难,我们不能不注意海滩边一种人类与自然纠缠的悲剧式建筑。

广富林文化遗址最显眼的,是干栏式建筑群的遗迹。干栏式建筑,我们从河姆渡文化遗迹中就能看到。这种建筑把住房筑于一排排木桩和竹桩之上,一般目的是为了防潮,防禽兽蛇虫,而重要目的是为了防另一种“潮”,那就是潮水。

这种干栏式建筑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挣扎。古人在江潮和海潮面前,采用了力所能及的自卫方法,但是,如果潮水再大一点呢?因此,干栏式建筑也是一种族群面临淹没的前兆。

我们看到那一排排干栏的遗迹,终于没有能撑住它们上面的房舍。一般总以为这是因为时间的力量,其实,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自然的力量。

从广富林遗址,似乎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处于迁徙过程中的族群所在。甚至可以说,处处暴露出某种“生态逃难者”的痕迹。

正宗的良渚文化中,墓葬分类清晰有序:上层贵族有专属墓地;中、下层贵族虽无专属墓地却也在村落墓地间显而易见,而且拥有一些精美的陪葬品;而平民墓葬则以生活用品陪葬。但广富林的几处墓葬,不仅不存在统一规则,连墓主头颅的朝向都很杂乱,可见社会层级不高。或者,曾经社会层级很高的人群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低级生态之中。

而且,从现在发掘的成果看,广富林文化延续的时间也不长。才一百多年时间吧,可见它处于一种脆弱的生态边缘,或处于一种生态威胁之中。

第二种估计,是战争原因。

由那么多精美玉器装潢着的良渚文化,给自身划分了森严的等级和阶层,既强大又自傲,那就极有可能发动战争。当然,更有可能被别的群落觊觎而讨伐。

我在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中曾发现过良渚文化的玉琮,可见在遥远的古代,良渚的器物即便在良渚文化崩溃之后,也被各地君主所艳羡。不难想象,在当时的战争中,生态层次高的文化群落反而会显得软弱无力。人类历史上很多发达的文明就是如此湮灭的。

在考古现场,只要发现极度的奢侈,跟着就可能会发现灭绝的浩劫。《易经》和《老子》,就是对这种辽阔的地下世界的概括。于是,地下世界就成了地上世界的模式和预言。

松江广富林遗址中出现了明显的黄河流域的器物,这就很可能是征战的遗留。是良渚进攻了北方,还是北方进攻了良渚?都有可能。或一先一后,或回旋往返。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期待广富林遗址的进一步挖掘了。

广富林墓葬中有不少蜷曲的遗骸,我们还没有获得完全可信的解释。在考古挖掘中,类似的情况很多,有的还反背着手。是一种巫术习俗,还是原始宗教的仪式?都有可能。我的意见,比较偏向于这是一种刑罚,而相对集中的存在,则可能与战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