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兰 皋月 夜着之鬼(第2/9页)

(我过去的苦没白吃。)

望着女儿的脸,他可以坦荡荡地这样想。五郎兵卫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父亲。

二十年前,五郎兵卫三十岁那年,独立经营稻荷屋。当时铺子比现在小,与其说是小酒屋,倒不如说是比摊贩稍好些要来得恰当,所以五郎兵卫一个人也照顾得来,但赚的钱也仅够他勉强糊口而已。

阿高是当时五郎兵卫进货的一家酒批发商的下女,因而与五郎兵卫认识。稻荷屋开店约—年后,两人才结为夫妻,当时两人费心商讨后,决定拜托阿高铺子的老板让她继续待下来,而五郎兵卫则负责经营稻荷屋。不久,阿由落地了,阿高依旧背着婴儿做事。那时日子仍苦得不得不这么做。

为了糊口过这样的日子,这对夫妻不知不觉竟也习惯了,二十年后的现在,即使稻荷屋的生意好到需要雇庄助帮忙,阿高依旧在酒批发商当下女,至今从未以老板娘的身份出现在稻荷屋。因此有些老主顾以为五郎兵卫仍是个单身汉。

每天天亮前起来一起吃过饭,阿高便到酒批发商做事,五郎兵卫则前往鱼市。晚上,五郎兵卫关上稻荷屋,从高桥桥畔通过两个町大门回到家时,阿高也回来了——大致都是这样。然后一起吃很晚才吃的晚饭,之后就寝。

然而,正因为阿高二十年来都在同一家铺子认真工作,才有阿由这回的亲事。这是阿高做事的那家酒批发商老板提起的。对方的干货批发商与阿高工作的铺子是老交情。这门亲事,阿由要嫁的少爷是日后的继承人。

这门亲事对阿高做事的那家酒批发商来说也很重要。老板认为,既然是阿高的女儿,一定没问题。而老板会这么说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阿高做事向来尽心尽力。虽然她是通勤下女,但是在铺子的下女中地位最高,掌柜们也对她另眼看待。过了七十七岁生日退隐的大老板身边琐事也都让阿高负责。他说非阿高不可。

话虽如此,阿高是个懂分寸的女人,最初老板提起这门亲事,她说不能擅自答应拒绝了。阿高说,我家女儿不是那种当少奶奶的人。

阿高认为反正—辈子都得做事,很早就费尽心思让阿由学得一技之长。因此,阿由现在已有一身卓越的缝纫技术,甚至往后可以靠此为生。但是另—方面。则完全没有让阿由学习礼仪方面的事,就这一点,阿高便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可是,酒拙发商老板和提亲的对方,都不轻易就此作罢。问了原因,才知道对方那少爷——也就是阿由日后的夫婿——本来就不打算娶只懂得礼仪规矩的花瓶女人,他希望娶个能和他一起管理铺子的聪慧媳妇,而且,当他听到是下女总管的女儿时,最初有点迟疑,后来偷偷看过阿由,据说所有犹豫全都一扫而空。

因此,首先是阿高被打动了,当亲事逐步谈了之后,接下来是五郎兵卫,最后连当事人阿由也被打动,才定下了这门亲事。

夫家送来十两巨款,说是给阿由准备嫁妆。眼前阿高和阿由忙着缝制的窄袖服,正是用那笔钱买的布匹。五郎兵卫认为出嫁前会很忙,干脆花钱请人缝制,但是阿由不肯。

“太浪费了。”阿由说道,“再说,我也可以练习针线活。我要自己缝。”

因为新娘嫁衣必须配合对方,无法由这边擅自决定,所以此刻媒人酒批发商老板夫妇正用尽心思替阿由准备。大概会订制与阿由相称,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娘嫁衣吧。

—想到此,五郎兵卫总觉得心里像是注入了热水。那热水,有时温温的,令人很舒服,但有时又稍嫌太烫,甚至会刺痛五郎兵卫的内心深处。当他想到阿由将离开身边时,有时会觉得像是划开身体的一部分似的。

(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