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4/5页)

“这些年,我含辛茹苦带孩子,你娘帮着我看孩子,每次来呆不了几天就走。有一次她看着孩子吃下一根针不管,幸亏我回家碰见看着拔出来。你娘竟然就这样杀害孩子,就没把孩子当成你们家的人。”

“郭爱文,你告诉李涵穹,我要把孩子送出去,然后与他同归于尽。只要我活着,他别想过好日子。”她还发短信给我同学。

短信一条接一条……父亲在她三弟乡卫生院做了阴囊鞘膜积液手术,找她弟弟帮的忙,可最后我请客吃的饭,也没少花;那块小录音机是她大弟弟的二手货,这些鸡毛蒜皮值得吗?实在气急了,我干脆换手机号,清静一阵,可过一段时间她就从朋友那里得到新的手机号了。

“李涵穹,你回来,我们好好谈谈。”她不止一次这样打电话,可我回来,每次都以她认为她这些年带孩子如何艰辛我家如何欠她多少钱而告终。所嘟囔的都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还是姥娘去世时给了母亲80块钱,哪一次回家给了母亲20元。还有一次正在房间里谈着,他突然出去端回两杯子浑浊的东西来。

“来,李涵穹,喝掉,今天我要和你同归于尽。”她愤愤地端起一杯给我。“好,这如果是毒药,我就喝掉,反正我也活够了。”我端起杯子一闻,竟是“洁厕灵”……她看我真喝竟然笑了。

秋天的早晨比较凄凉,薄薄淡淡的雾气笼罩在村庄上空,增添了几分幽幽的神秘。玉米已经收获,清闲的老人起个大早头戴一顶布帽,在院子里一个个地扒着棒槌皮子,随着一个金黄色的棒子带着长长的头发摆在脚下,老人不断地把剥下的玉米皮子从腿下拨拉到一边;小孩子穿着夹袄,一大早先蹲在院子里一摊一摊地拉屎,拉完一个地方挪一个窝;邻居高家少女还在睡懒觉,其母亲一边喂小猪一边在叨叨她赶紧起来把刚刚浇过的小麦用耙子搂一搂好种子发芽。太阳又从降媚山东慢慢升起,淡淡的雾气变成晶莹的泪珠挂在老槐树叶子上恋恋不舍……

母亲自从被做饭的棚子倒塌砸断胳膊,做饭起居都不方便,老父亲早上起来帮着母亲把饭做好,又把刚从下坡集上买来的小猪喂饱,准备推三轮车去村里幼鸡孵化场烧锅炉。

一切是那么静谧淡然的田园风光。

“突突突……”两辆农用三轮车突然开到了老槐树下,车上跳下6个彪形大汉,领头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腰扁而弯的像饿了几天的虱子和晒了多少天的虾皮子。

“这是他家的大姜井子,瘪三,你下去,洪波、洪涛你们两个负责用绳子拔筐子拿姜,放吹风机,先向里面送空气再下去。”“虾皮子”指挥着。

老父亲听到人声鼎沸,赶紧到后院看。“修他二舅来了,怎么不到家喝口水?”老父亲一看这架势。

“大爷,对不住了,你这么大年纪也别拦了,你生了个这么争气的儿子,读了博士就不要我姐姐了,我们要把他这些年欠我们的还上。他不是不拿钱吗?我们只好用你们的家产俩抵顶。”“虾皮子”直了直虾皮子腰恶狠狠地说,“快下井,还愣着干什么?”

“他二舅,怎么也好说,不就是几块烂姜吗?都拿去。你告诉他姥爷,早知道我给你们送去啊!”老父亲说。

“虾皮子”黑糊糊的脸泛着暗褐色,不好意思地继续说:“快,下井!”

“王开山,他家里还有一头小猪,也给我抓住拉走。”“虾皮子”到院子里转了一圈。一伙人随后扬长而去。

“仕途,报警啊,你怎么不报警?”邻居福财在一边说。

“报啥啊?不就是几块烂姜吗。本来就成冤家了,还要再闹啊!算了吧,摊上了,你摘把不净(摆脱不了)。”老父亲气得几乎要倒在三轮车上。

“那不是修他二舅吗?你怎么不让人家进去喝水?让人家站在天井里干什么?”母亲还没下炕,耳朵又聋,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用拐杖敲打着炕沿,只顾自己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