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2/15页)

“小朋友,你这个钓法,我今天亏死了。”卖金鱼的说,“好,到时间了。”

修长吁一口气,直起身来,看看身边的袋子里,已有十几条。“老爸,这5块钱不亏吧?给我提着,我要到那猴山去玩。”他说。

看着孩子天真烂漫地玩着,我惬意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欣赏着公园夏末初秋郁郁芊芊的无限景色,回顾着自己的工作。下去半年多了,工作也没多大起色,没有自己名副其实的位置,真是难,当初草率决定又带着命中注定。不下去,在人民医院又有什么前途。和她在一起显然是一种痛苦,一想到这一点,我心情倒好起来,自从下去,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在一起吵吵闹闹好多了。

手机响了,我看是办公室的。“李书记,你好!在家?明天市委来看科技园建设,郑书记让你提前准备一下,中午安排在我们餐厅吃饭。”秘书营秋富说。

“好,我明天一早就到了。”我说,“修,差不多了吧,我们回家吧?”

“老爸,下周你要回来再和我玩,没玩够。”修提着他那一袋子金鱼,像一个猎人兴高采烈满载而归。

“小李,你明天让修他奶奶来呆几天吧?你看我这样又没法干活。她来的时候,你让她到山上给我刨点茅草根,人家说茅草根泡水喝治肾炎;还有,给我带点棒槌缨子[1],那东西泡水喝也管用。”我起了个大早,她就和我嘟囔着。

“我先问你,你有病吗?这些病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我娘都快80了,你好意思这样折腾?你怎么不让你娘来伺候你?”我没好气地说。

“过一段时间,我也想让我娘来住几天。先让修他奶奶来,我娘家不正农活忙吗?你家里没地,这时候他奶奶又不忙。”她说。

亲了亲熟睡的孩子,怕惊醒孩子,我懒得多说,出门赶火车去了。

自从科技园土建开始,我就开始接待数批参观来访者,有管区包片的,有各村支部书记,有市委市府五大班子成员,只要来松堡参观考察,科技园都成了郑书记陪同参观的亮点。我汇报的版本根据工程进展,过一段时间就改,从最初的一片麦地已经到了科技园汇报版本五。

“魏书记,小心脚底下!这是刚刚竣工的占地五亩地的大方塘,所有大棚的灌溉用水都来自方塘,方塘最多可容纳12000多立方水,足够灌溉用水。”郑务聚一边走一边介绍,“你看,北边是正在土建的17个大棚。”有郑书记在,又是陪同市委组织部长参观,也就用不着我介绍了。烈日下,17个大棚的土墙像刚刚建起来的城墙,呈太师椅形,齐刷刷地井然肃立接受检阅。

“大约什么时候能完全盖起来?”组织部部长魏能问。

“正常的话,再有一个月大棚土建就能结束,可以上土扣膜了。”我说。

“好,加快速度,看来年前吃上大棚菜没问题。好好干,李书记,这科技园就是你仕途的垫阶石,加上你的小尾寒羊,以后会大有前途的。”矮小的魏能扬起手来,像我儿时踮脚举臂捋槐树枝子喂家兔一样,拍了拍我肩膀。

“走,魏部长,太阳太毒了,咱们回党委休息。”郑务聚说。

“李书记,你看到了,只要好好干,靠这科技园你就可以得到提拔了。像你们从潍坊下来,撇家舍业,也不容易,不尽快干出点政绩,是很难得到提拔重用的。听说人家弯沿的赵昌隆已经去潍坊干团市委书记了。真是坐火箭,刚刚30岁,竟成正县了。他老家是昌乐的,与一个省委副书记有关系,这年头,刚凭我们这样拼管什么用啊?唉!他妈的,我来松堡也10年了,光经委就呆了8年。”郑务聚感叹道。他说的真是至理名言,像我这背景的,怎敢和赵昌隆比,这一次提拔的,不止他一人,下来的还有两个原来是潍坊市委组织部的,也分别到了潍坊党校和坊子区委,一个副校长,一个组织部长。有一个潍坊人事局的,提拔为诸城副市长,他们下派时就是乡镇党委书记,我这不着边的副书记,离那位置还差十万八千里。他妈的,要说下来是为了当官,这混个正科还不知哪辈子,更不用说那副县。那下来干啥?他妈的,我也不知道了,管他娘的,下来就下来了,走一步,看一步,谁知哪一天老子到哪里去。郑务聚的话也引起了我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