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14页)

“我母亲当时前夫得肝炎死了,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实在无法生存,才改嫁给我父亲。然后有了我和弟弟。”我幽幽地说。

“那你母亲也真不容易啊。哎,对了,过两天我要回趟家,你和我一起回家见见我父母吧?我们谈一顿子,父母真要不同意,总是不好。”她说。

她父亲是那种典型的农民代表,古铜色的脸,早衰的身体,多年的劳累弯着腰,有气管炎也没耽误猛烈抽烟。我把当时济宁产的一种“心”酒放到地上,没等坐下就被呛得猛烈地咳嗽起来,一阵恶心。我从小对烟就过敏,烟味大了甚至都拉肚子。

“你能不能少吃点(烟)?你看把人家呛得。”她母亲说。“好!好!不吃了。”她父亲说。

昏暗的灯光下,我坐在炕沿上。她母亲为了看清我,拖了个凳子,和我坐在对面,像审犯人一样看着我,聊着些再寻常不过的鸡毛蒜皮。

“小李,我父母对你印象还行,找时间咱们去你家看看你父母。”她说。

“好,那就清明节吧。正好我们老家山上花都开了,我们上山去玩。”我提议。“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节如烟如梦,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踏青插柳。小孩子的柳笛吹彻着清新的大街,许多调皮的孩子到降媚山上采一种叫“马虎爪”的酸酸的肉层很厚的野花,回到家吊在天棚上,能存活一个多月,并且开出淡雅的白色的小花。

我和她骑自行车在满村人像观赏耍猴一样回到了故乡。老父亲看着我平生领回家的第一个女人,异常激动,里里外外,手忙脚乱。

“你看你,你怎么摘的韭菜,还带着草,你能不能摘干净点?”母亲对着在地上杀鸡的父亲说。

“我正摘着,你又让我杀鸡,我能摘干净吗?”父亲反驳说。

“你快杀,杀完了去小卖铺拿瓶子香槟,家里净些白酒,人家怎么喝?”母亲边摘着韭菜边吩咐父亲。

“知道了。他们俩上山回来还早,你着啥急?”父亲慢腾腾地用刀割开鸡胃,仔细地清洗着里面的沙子。他已经习惯了母亲的这种颐指气使的方式。

桃花几度夕阳红,又是一年春风绿。我和她漫步徜徉在妩媚多情烂漫的降媚山上,天性活泼的我手持老式“凤凰”牌机械相机,不断调节光圈、焦距、速度,从不同角度给她照相,她有些拘谨的连个姿势都摆起来不自然。只可惜,她宽肩粗腰,不苗条,出不来效果。我心里暗道。

“你站在那里别动,我和你一起照一张。”我把相机放到一个山坡上,摆好,定好时间,调到自拍,迅速跑到她身边。没等她明白过来,我已跑到她身边,相机“咔嚓”一声,拍下了降嵋山的春天和春天里的我和她。山上的各色野花已经开放,桃树大多未开,正含着羞答答的花骨朵,只有山谷向阳的那几棵像是春天的使者傲然宣布着春天的到来。苦菜、迎春、婆婆丁、野茄子、野棉花柴[1]各自施展靓丽打扮得漂漂亮亮,槐树、杨树、椿树、松树、柳树也绽开黄黄的嫩叶,梨树高雅清洁如梧桐孤鸿寒枝拣尽,杏树媚态百生春心荡漾,风吹树摆,吹落万红无数,飘飘洒洒,似新娘花瓣落雨;山坡上沙土地里那种叫“咬咬狗”的土色小虫子,不停地向沙里扒着自己的圆形的小窝,越向里扒外面的沙子越向里落,慢慢地把自己身子藏住;一条土黄色的大蛇盘成一团,懒洋洋地沐浴着太阳,一切都以降媚山主人的姿态热情奔放地迎接着这两个客人。

我们像孩童时低身用手拔着松散的沙土里的苦菜,一会儿就一大把。“我们回去吧,这么多苦菜,蘸点甜酱,足够美餐一顿。”我提议道。

“叔,你看怎么样?”吃饭后,趁着她出去,我偷偷地问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