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4/7页)

“那是因为日本的核电是以轻水反应堆为主的。正如我刚才也说过的,轻水反应堆具有负的Void效果,所以一旦产生气泡核裂变,就会出现平静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只要使用轻水反应堆,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就不会发生。”

“可是,一旦换成高速增殖反应堆,情况就不同了吗?”

“是的。”

“唔。”大牌主持人呻吟了一声,夸张地抱起胳膊。这种表演也是此人招揽人气的伎俩之一。“怎么说呢。我想这样的内容对于许多正在观看本节目的观众来说都是第一次听到吧,我当然也是。那么这种情况国家知道吗?”

“当然知道。就说现在,新阳的安全审查也都要审查由Void导致的影响。”

“那审查的结果如何呢?当然,既然都批准建设了,那肯定没问题吧?”

“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从建设许可申请书来看,核反应堆紧急停止装置启动后,事故会自动平息。只不过,这儿要讨论的,并不是用作冷却材料的液态钠沸腾从而导致产生气泡的情况,而是覆盖在冷却剂液面的氩气被卷进冷却剂中,因此气泡只能通过堆心一次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的问题。可以说,因为设想的是非常宽松的条件,得出并无问题的结论自然也不奇怪。如果液态钠沸腾,气泡的量肯定就会远超过设想值,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依据说安全。”

“呵呵,听您这么说,这高速增殖反应堆的技术似乎非常难啊。”“没错。说实话,高速增殖反应堆除了容易失控这个缺点,还有其他各种危险因素。因此各国都逐渐放弃研究,现在真正从事研究的只有我国。”

“好像是这样的。我们也曾听说,像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他们在经过短暂的研究,最终连设备都没有完成就放弃了。听了您刚才所说的容易失控的情况,我越发想就这次的状况请教您一下。”新闻主持人拿起圆珠笔,略微往前探身,转向梅宫副教授,“万一那直升机真的坠落下来,发生大爆炸,新阳会不会发生失控呢?”

主持人刻意强调了“大爆炸”三个字。看来此人也像其他特别报道节目的主持人一样,似乎在期待事态的严重性,他想。

“这个嘛,我只能在我想象的范围内回答你。”这一次则是梅宫竖起了图板。上面画的是新阳的截面图。“这座穹隆形的建筑就是核反应堆建筑,里面是安全壳。而安全壳中位于下面的筒状物则是核反应堆容器,核反应就是在这里面进行的。因此,第一个问题就是,直升机突破这穹隆屋顶和安全壳进入建筑内部后或爆炸或怎么样,结果将会如何。屋顶是混凝土浇筑的,最薄的地方厚度有四十五厘米。安全壳是铁板制造的,厚度有三十八毫米。如果是直升机的引擎部分撞上,我想这屋顶肯定是撑不住的。”

“这么说,就会突破屋顶掉进里面了?”

“是的。只不过,正如从这图上看到的,安全壳的上面有个环形吊车,如果正好撞到上面,冲击力就会大大缓解。”

“那如果撞不上那环形吊车呢?”

“那就会直达地板吧。地板正下方就是核反应堆容器。”

“从这图来看,好像只隔着一块地板啊。”

“是的。”

“那如果在这儿发生爆炸,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主持人指着核反应堆的上部问道。

“这个嘛,核反应堆容器的上部有控制棒驱动装置,在最坏的情况下,由于爆炸的冲击,这东西也有可能出现损毁。不过,具体情况要看直升机上堆放的爆炸物有多少。一般说来,控制棒驱动装置都事先考虑到了事故的情况,都具备应急构造。具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自重即控制棒自身的重量外加气压插入的方式,另一种则是用自重加弹簧插入的方式。至于两种类型各有几根,我已经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