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7页)

“啊,是这样啊。”主持人发出钦佩的声音,“那就是说,一般的核电不可能发生失控的情况喽?”

“不,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在非常罕见的状况下,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核裂变突然加速的情况,只不过这种情况的确极罕见。在轻水反应堆当中,制冷剂丧失事故反倒已被当成惨痛事故的典型。这是某种原因导致制冷剂,即水供给,无法发挥作用而产生堆心融化,即所谓的空烧事故。三里岛的事故就是这种类型。”

“原来如此。那,为什么高速增殖反应堆会更容易失控呢?”

“说到高速增殖反应堆,其实它的冷却材料和燃料之间的关系等并不像轻水反应堆那样是以核裂变反应的效率为最优先的。它使用中子时并不进行减速,如果想让核分裂的效率更高,自然就会像轻水堆那样使中子大幅减速。那么,它到底以什么优先呢?当然是增殖了。众所周知,在新阳里面,除了发电,还有将铀238转化成钚239的工作,必须把这个放在优先位置才行。否则就弄不明白科学技术厅究竟为什么要过这座危桥。”

或许是紧张情绪稍微缓解了吧,梅宫略带讽刺地说道:“那么,如果以这些工作为优先,方针就会如何改变呢?那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增加穿梭在燃料之间的中子的数量,因为中子数量越多,产生的钚就会越多。为此,中子的速度越高越好。速度越高,撞击钚的时候新产生的中子数量就越多。因此高速增殖反应堆是用液态钠做冷却剂的。”

“呵呵,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虽然是否真的理解了很值得怀疑,但新闻主持人俨然一副已理解的表情使劲点着头。

“也就是说,在高速增殖反应堆的情况中,如果考虑发电效率,其燃料配置和冷却材料的流量等并不是最佳条件,反倒可以说是被迫在不太好的条件下进行运转。”

“是啊。”“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如果某种事故导致燃料的配置等发生变化,就会发生与前面所说的轻水反应堆完全相反的现象。轻水反应堆通常都是在最适宜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如果发生某种变化,效率就会降低。高速增殖反应堆却不同,因为它一直都是在极差的条件下运行的,一旦发生变化,反应度上升的可能性极高。比如,如果发生崩塌或者翘曲之类事故使燃料相互接触或接近,反应度必然会上升。”

“这也就是失控吧?”

“没错。而且,高速增殖反应堆还具有另外一个危险的属性,即这种失控会引发更大的失控。”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具有正的Void反应度。所谓Void就是气泡。当核裂变反应达到高潮时,液体的冷却剂就会沸腾,从而产生气泡。这样一来,妨碍中子的冷却材料就会减少,中子就会以更高的速度乱飞。如果是轻水反应堆,一旦中子的速度上升,核裂变的效率就会降低,最终导致功率受到抑制。这种情况称为具有负的Void反应度,在安全方面也是不错的。可如果换作高速增殖反应堆,刚才也说过了,它原本就是靠高速中子来进行核裂变的,中子速度上升,就不会出现效率降低的情况。反倒像前述的那样,中子的速度越高,撞击钚的时候新产生的中子数就越多。如果效率没改变,而中子数增加,最终就会导致核裂变的频度相应地升高。这就是具有正的Void反应度。也就是说失控导致堆内温度上升、出泡,进而使得反应越发活跃。”

“这不就是恶性循环了嘛。”主持人严肃地说道。

“没错。像这样具有正的Void反应度致使后来发展成重大事故的例子,就是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这个名称对完全外行的新闻主持人似乎也颇具刺激性。只见他挺直身体,瞪大了眼睛。“是吗?可是那起事故发生的时候,专家们的意见是日本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