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10页)

罗斯托夫对此早有预料。他并不后悔为狄克斯坦一事主动请缨的决定。恰恰相反,他对此沾沾自喜。他已经计划好,在获得到莫斯科的GUM百货公司的三层、编号为一百的柜台的购物许可证之后,就去买一身剪裁时尚、缝功精细的深蓝色英国西装。

他真正后悔的是给沃伦佐夫留下了可钻的空子。他本该料到埃及人和他们的反应的。跟阿拉伯人打交道是麻烦事,他们一个个笨手笨脚、毫无用处,以至于你会忽略他们是情报世界的一支力量。所幸,尤里·安德罗波夫身为克格勃的头目和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亲信,已经看透了菲利克斯·沃伦佐夫的意图,也就是想夺回对狄克斯坦一案的控制权,因此他就没有批准。

如此说来,罗斯托夫失误的唯一后果,就是被迫跟讨厌的阿拉伯人一起工作。

这就够糟的了。罗斯托夫有他自己的小组:尼克·布宁和皮奥特尔·图林,他们在一起工作得心应手。而开罗却像个漏筛子,经过他们那里的人员,一半都回到了特拉维夫。

眼下的这个人是亚斯夫·哈桑,谁知道有没有帮助呢。

罗斯托夫十分清晰地记得哈桑:富有的男孩,懒散又高傲,倒是够机灵,可是缺乏上进心,政治上很浅薄,衣服却多的是。他进牛津,靠的不是他自己的头脑,而是他父亲的财富,罗斯托夫如今比以往对此益发深恶痛绝了。不过,提前了解这个人可能更容易控制他。罗斯托夫打算先弄清哈桑是否多余,他参与这个小队是否纯属政治因素。他该对哈桑说些什么,有哪些要保密,都需要机敏从事。说得太少,开罗会向莫斯科嚼舌头;说得太多,特拉维夫就能够挫败他的每一步行动。

真是尴尬透顶,他只有怪他自己。

他抵达卢森堡之时,对整件事情心怀忐忑。他是从雅典飞过来的,此前,自莫斯科出发后,已经换过两次身份和三次航班。他如此谨慎从事,是因为你如果从苏联直接飞来,当地的情报人员有时会记下你的到达时间和地点,并且会一直盯着你,那可就糟糕了。

不消说,没人在机场迎候他。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前往他的宾馆。

他已经告诉开罗方面,他要用大卫·罗伯茨这个名字。当他以这个名字入住宾馆时,前台职员给了他一封留言。在行李工随他乘电梯上行时,他拆开了信封。里面只简单地写着“179号房间”。

他给了行李工小费,拿起房间的电话,拨了179。一个声音应道:“喂?”

“我在142房间。给我十分钟,然后到这儿来会面。”

“好的。听着,你是……”

“闭嘴!”罗斯托夫厉声说,“不提名字。十分钟以后。”

“当然,抱歉,我……”

罗斯托夫挂断了电话。开罗如今招聘了些什么样的蠢货?显然就是在旅馆的电话系统中使用真实姓名的那类人。这比他担心的还要糟糕。

有时候,他会过分职业化了。他关掉电灯,手中握枪,坐在那里,盯着门洞,等候另一个人的到来,以防万一是个陷阱。如今,他把这类举动看作是电视剧的演员们故弄玄虚的表演。煞费苦心地保持个人的警觉已经不再是他的风格。他甚至并不随身携带枪支,以防机场海关官员检查他的行李。但是即便如此,仍然需要警惕再警惕、武器加武器。他确实有一两件巧妙藏匿的克格勃的小物件,包括所发出的嗡嗡声足以压倒窃听器的一把电动牙刷、一台即拍即得的微型摄影机,以及一副可以勒人致死的鞋带。

他迅速地从小箱中取出行李。里边没多少东西:一只保险剃须刀、那把电动牙刷、两件即洗即穿的美制衬衫和一条备用内裤。他从房间的吧台上取了些苏格兰威士忌喝,这是他在国外工作时给自己的一种奖赏。整整十分钟之后,有人敲门了。罗斯托夫打开门,亚斯夫·哈桑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