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8页)

何其多家乡在皖北大山深处,地薄、人多,家家户户都在温饱线上下挣扎,许多人家只能负担子女勉强读完小学,便再无能为力帮助孩子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继续读书。何其多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村里最高的,也不是惟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却是惟一一个能走出大山、来到上海读大学的孩子。

作为家中六个子女中惟一一个男孩,何其多身上不仅仅寄托着父母改变人生境遇的梦想,也担负着三个姐姐和两个妹妹走出大山、过好日子的期望。

因为路费太贵,父母没有送何其多到大学里报到,用省下的路费为他在县城买了一件体面衣服。

穿着这件全村最贵的衣服,何其多一路走,一路打听,走进学校,成为大学一年级新生。二十岁的何其多又瘦又干,巴掌大的脸上常常露出营养不良的青灰颜色,因为家境贫寒,又来自偏僻乡村,他一直很自卑,极少与同班同学交往。

为了节省开支,何其多寒暑假都在上海打零工。大三那一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瘦小自卑的何其多被电影中的高超武功所震撼,他拿着从饭费里省下的钱独自一人去了河南少林寺。

少林寺没有收留何其多,但何其多自己找到一条习武之路,留在少林寺旁边一家学校学习棍法。九月,何其多回到学校。大四学期一开学,他就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一张手写的公告:招募热爱武术的同学,一同筹建建校以来的第一个武术社团。社团成立后,何其多被团员们一致推选为团长。大学武术社团团长的经历改变了何其多的性格,他渐渐由自闭变得开朗。出于热爱,还自费购买了一套太极拳教材,自学了陈氏太极拳。

转眼大四毕业,何其多被分配到上海一家中学当数学老师。在这所位于闵行区的中学里,何其多当了三年中学教师。在同龄的本地人还住在父母家中好吃好喝谈恋爱劈情操之时,何其多已经开始负担老家亲人的生计。他明白,自己能在异地他乡拥有一份固定薪水、一份工作,是牺牲了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前途的结果。

因三个姐姐都已经在家乡成家,何其多决定先将两个未婚妹妹带到上海,如果妹妹们能在上海结婚成家,就等于何家在上海有了三个家庭。三个家庭,也是三个接待站。到时候,老家如果还有其他人想来上海讨口饭吃,不仅他自己的接待负担会小许多,帮老家人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多了三倍。

这年暑假回乡,何其多买了半只黑毛猪,让两个妹妹与他一起回到上海。

学校食堂管理员收下何其多的半只黑毛猪,将何腊娣、何腊妹两人安排在食堂做杂工。

何其多的父母都很俊秀,六个孩子天生相貌好,只是后天太过寒苦,所以看着粗糙。何腊妹、何腊娣两姐妹在学校食堂工作半年后,彻底改变了原来又黑又瘦的相貌。年纪最小的何腊娣甚至可以讲几句洋泾浜上海话出来。

何腊妹比何其多小三岁,在家乡时,两人的感情也最深,对何其多更是言听计从。两年后,在何其多的撮合下,何腊妹同意了一个校工的求婚。校工名叫桂望国,初中文化,在学校筹建时,作为征地安置对象招进学校,起初是做杂工。拿到汽车驾驶执照后,成为后勤部门的一名兼职司机。

何腊妹丰满漂亮,人也开朗,迷得处于荷尔蒙高峰阶段的桂望国神魂颠倒,同居后,日日恨不得粘在媳妇身上永不起床。桂望国的贱骨头样子,让屋里老娘很不开心,她操着一口南京话,拒绝了小两口在弄堂老屋举办婚礼的要求,不仅不能在老屋结婚,连亲戚也不要参加,每当有街坊问起,老太太都是一副牙疼表情:“格小赤佬骨头太轻,娶个乡下女人有啥开心。”

因为积蓄有限,桂望国与何腊妹的婚礼举行得很简陋。结婚当天,拉着妹夫的手,何其多动情地说,“阿国,婚礼好不好无所谓,都只是形式,两口子感情好最重要。没关系。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不仅把我大妹托付给你,小妹的幸福,也交到你手上了。你多留心,帮小妹找个上海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