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二十三章 未之思也(第4/6页)

我和绿萼相视一眼,绿萼又惊又喜:“一定是太后派宜修姑姑来看姑娘的。”

我抛下书冷冷道:“别自作多情,她不是来看我的。”一出声,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数日没有说话,每一个字都直通通的带着冷酷的艰涩。

绿萼愕然:“姑娘怎么知道……”

我淡淡道:“请她坐,上冰,上茶。”

更衣下楼,只见宜修正在西厢里对着一大块冰狠命摇着扇子,背心已经被汗水染成了深灰色,淡淡散着一圈白霜。明纱软帘通透无声,我挥一挥手令绿萼出去,微微一笑道:“姑姑安好。”

宜修被吓了一跳,扇子落在冰上,又滑落在秘色大盘中,当的一声。虽不甚响,但对静了多日的漱玉斋来说,似钟鸣清越而悠长。她转过身来,满脸通红地请安。我笑道:“姑姑怎么亲自来了?是不是太后有旨意下来?”

宜修笑道:“太后已经知道大人拒为陛下拟诏的事情了,又听说大人因为此事在景园跪了一宿,病了这些日子,特命奴婢来看望。”说罢一指堆叠在桌上的众多赏赐。

我还礼道:“微臣谢太后关怀。”

宜修忙扶起我:“奴婢当多谢大人才是。要不是大人冒死抗旨,说不定昌平郡王这会儿已经……”

我忙道:“姑姑言重了。圣上再生气,终究是念着母子兄弟的情义,怎会真的下诏?”

宜修点一点头,感激道:“陛下大约不会真的下诏,但却是真的发怒,大人是在替王爷受过。”说着细细打量我的面色,“太后一直说,大人是最懂事的。”

我摇头:“不敢当。”说着请她坐下,亲自斟茶,又问道,“不知王爷现下如何了?”

宜修满脸忧色:“王爷依旧还在兰州大牢里没放出来。这还不算,陛下又急命施大人把王爷的门客从人都关了起来。想必是要严刑拷打,以求反证。太后怕谁熬不住,随口诬陷王爷,那可怎么好……”

我笑道:“姑姑何须担忧?陛下命施大人严刑逼供,正说明陛下还肯费心去查。多查一日,王爷就多一分获得清白的希望。何况施大人以仁心明断著称,绝不会冤枉王爷的。”

宜修又欢喜又担忧:“当真么?”说着低下头,似自言自语,“也是。倘若那一日便一纸诏书赐死,还有那些门客什么事呢?”

我笑道:“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后凋。姑姑放心,王爷定能安然无恙。”

宜修拭泪道:“太后若亲耳听见大人这样说,也能宽心了。”

我恭敬道:“太后她老人家好么?微臣有许久都没有去向太后请安了。”

宜修叹道:“太后很不好。自从那日母子两个因为王爷的事情争吵之后,圣上便再也没有去请安。奴婢劝太后去含光殿,可天下哪有母亲先向儿子服软的道理?太后一口气下不去,也不肯好好用膳。只有睿平郡王来景园的那天,勉强用了一餐。”

太后与皇帝因昌平郡王起争执之事,我早已知道,也曾猜测过。然而猜测毕竟是猜测,我仍旧有些好奇:“母子之间,哪里会真的生气?过一阵子也就好了。”

宜修忍不住道:“大人是不知道,那天陛下说——”忽而醒悟,停了一停,叹息不已,“奴婢还是不说的好,免得大人病中烦恼。”说罢低头饮一口茶,微微出神。

因连日饮药实在太苦,绿萼在花茶中放了许多蜜糖,连我喝了都觉得甜腻得恼人,然而宜修却恍然不觉。我微微一笑,语带讥诮:“玉机已是戴罪之身,还有什么余力烦恼别的?”

宜修愈加忧心忡忡:“其实这一次来,奴婢还有一件要紧事要告诉大人。”

多日不通消息,我刻意淡薄的口吻早已掩饰不住忧心如焚。我立刻问道:“何事?”

宜修道:“是弘阳郡王殿下。殿下还在西北,王府里的李嬷嬷和他素日最亲信的丫头、内监小厮伴当都被抓进了御史台南狱,已经刑审了好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