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4/15页)

朱玉、何长来都是聪明人。既然廖志国亲自下令搞的这个专案,又派了亲信秘书黄一平主办,他们乐得当甩手掌柜,只是在组里挂个名,其实很少真正出头露面参与其事。

黄一平做了十几年秘书,骨子里完全是个书生,对于办这种案件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让他挂帅,完全是因为事情本身的特别敏感性,而他也只是起到统管、掌控的功能,具体事务还是要由行家打理。所幸,何长来、朱玉知道此事干系重大,分别从各自主管部门派了专家级办案高手,既是参与案件办理,也算是为黄一平做参谋助手。

如此精干的一支队伍,其工作效率之高可想而知。

“419”事故的现场,市交巡警支队事故科早已勘查完毕,汽车残骸运送到拆解场,等待送往某个钢铁厂回炉冶炼;两位死亡乘客的遗体放在冰柜,一旦谈妥理赔事宜即由家属签字火化;受伤司机住在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三十多万元抢救费用皆由海北财政预支。

事故发生后,海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冯肖兵挂帅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随时协调有关事务,确保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了结此事。当天,县里即派出多路人马前来市区:副县长兼公安局长亲自出面,与市交巡警支队协商,希望尽快为这起“意外事故”定案,以便顺利处置与此相关的赔偿等善后事宜;海北境内涉案的两家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派出由业务副总经理、理赔部主任挂帅的专门小组,除携带了所有保险资料外,还带了现金、转账支票簿,甚至预备了足够的现金,准备与汽车车主、伤亡者亲属洽谈理赔;县卫生局长带领一支由人民医院院长、烧伤与护理专家组成的小分队,乘坐该县最高档次的救护车,准备将受伤司机接回海北治疗。显然,发生在海北境外的这起事故,受到县委县政府空前重视的同时,也让这个县里的很多人不得安生。

海北方面的工作迅速见效。经过阳城市交巡警支队的勘验,初步认定汽车是先撞了路边电线杆,然后引发漏油爆燃。至于撞击电线杆的原因,到底是路面出现突然情况,还是驾驶员的误操作,因为现场没有电子监控装备,巨前也没有找到巨击证人,只好等待受伤驾驶员恢复语言功能后再作询问。这个结论,第一时间出现在当天《阳城晚报》和电视新闻的社会栏。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结论正是海北县领导所需,也为那些上访闹事的出租车司机浇了一盆冷水,顿使汽车质量有问题一说陷于尴尬。

事故原因与责任一旦认定,死亡者的赔偿便名正言顺进入既定程序,剩下的就只是一个数额大小问题。据说,两个死亡者的十多位亲属,每人周围都有五六位说客,采取类似篮球场“紧逼盯人”的战术,早已被缠得心里烦躁,点头签字指日可待。至于那个全身缠满绷带的司机,虽然尚在重症监护室,但是海北方面早已严阵以待,一旦伤情稳定了,将随时转到海北继续治疗。

黄一平挂帅的“419”专案组,一边密切关注着与事故有关的一切,尤其是海北方面的动向,一边紧急启动专案程序,重新对事故进行勘查与鉴定。

烧毁的汽车残骸,原本已经完成使命,刚刚在停车场放了不足两天,没料到,月黑风高之夜忽然来了一辆铲车,将其悄悄送进覆盖了帆布的军用卡车,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了那座江心岛上,接受另一批汽车专家的再次解剖。

事故现场,经过简单清理原本只剩下一片焦黑烧痕,昨天夜里一场中雨又将痕迹洗淡了不少。即便如此,早晨天刚亮,又有几个专案人员匆匆赶来,又是拍照,又是取样,甚至还用洁白的毛巾将地面油污擦了几遍,宝物一样装进透明塑料袋中。就连那根撞断成三截的水泥电线杆,也被吊装运走,准备带回去做仔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