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2/19页)

[7]为什么要离开那儿。”艾刚兴致勃勃地说道。

“你最喜欢希区柯克哪个时期的作品?”

“除了他最早期的一些作品外,其他的我都看过。但大都是在放映经典名片的小影院或者在电视上看到的,不是上映期看的。”

“你是哪年出生的?”

“一九四七年。所以我能在上映时看到的,是从《鸟》那部影片开始的,那时我念中学。这已经是他晚期的作品了,但片子真好看,我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我本来打算走生物学这条路。当时是在哥德堡的电影院看的首映,从那以后,《玛尔妮》、《破碎的幕布》、《黄玉》和《狂凶记》,都是首映时就看了。我是他最忠实的影迷。”

“那是你看过的最后一部吗?”我问道。这很重要,如果他真是希区柯克的忠实影迷的话[8]

“最后一部?”

“《狂凶记》是你看过的最后一部他的片子吗?”

“啊,是的,当然了。那是最后一部。”他很肯定地回答。

“那《家庭密谋》你没看过?”

“《家庭密谋》?那是什么片子?”这个问题似乎出乎他的意料,艾刚的眼睛瞪得很大。

“这是希区柯克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你没看过吗?”

“我连听都没听说过。”他说。

“哦。”我只能这么应付,他的回答令人惊奇,我想了想这句话的含义。原想换个话题和他聊,但看来没必要了,因为艾刚找了个新话题。

“这里是医学院吧?”

“不,这里是研究所。”

“那不是差不多吗?医生,您是研究什么的?”

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告诉了他:“我正在研究人的脑组织。”

“哦,难怪!”艾刚似乎十分开心,甚至兴奋地拍了拍沙发扶手,“我早就该猜到了,怪不得!哎,带我到这种地方来,说明我病得不轻,对吧?”说这话时他脸上仍挂着笑容,“我哪儿有毛病?不就是脑子吗?!要做什么?是胰岛素休克疗法?还是要在脑袋上通电?多可怕啊,用这些方法来治我的脑子!”

“你觉得有必要做那些治疗吗?”我问道。

“不,我看完全没必要。”艾刚说。

我从医生的角度问道:“你认为自己能适应社会吗?”

“我认为没问题。”艾刚回答道。

“你了解‘社会’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吗?”

“意义?是的,我想我了解。”他点头答道。

“你每天都很高兴吗?”

“是呀,每天都很高兴。”他爽朗地说。对于这一点,我丝毫没有怀疑。

“你生活目的明确吗?没有什么消极的想法?”

“生活目的……这我不清楚,但没有消极的想法。饭吃得很香,也没有什么想死的念头。”

“很好,我不准备给你做那些治疗,马卡特先生。但我建议你做一次核磁共振,检查一下。而且没有人把你带到这里来。”

“是我认为你需要御手洗先生的帮助。”海因里希在一旁说道。

艾刚看了我的朋友一眼,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然后又看着我问道:“你是说,我得了病,因此需要你的帮助吗?”

我想了想,慎重地答道:“虽然你本人认为不需要,但你周围的人都觉得需要。在这种时候,往往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

“哎!”艾刚失望地叫了一声,肩膀垂了下来,“哎,真让他们说对了。”

看他的样子,像是被关系不错的朋友出卖了,但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从这点来看,他虽然多少有些异于常人,不过还是能被社会接受,在人群里生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他此时发起火来,恐怕马上就会被人抓起来。

“马卡特先生,”我告诉他,“并不是我找你来的,是你自己想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