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5页)

“行啊,学得还挺快,”沈寅初这会儿能回忆起来,这女人也过来买过几次吃的,专门挑他做包饭的时候过来,“这地方找得也厉害,就在宿舍楼下啊,一下楼就能买着……”

苏鲤有点着急:“那咱家生意呢?咱家生意是不是该受影响了?”

“多少会受点影响,她这个店的位置太好了,没事,不着急,咱们先过去看看。”

沈寅初牵着媳妇儿的手,一路往那店门口走过去,他没记错的话,这个老板娘似乎姓田。

“哟,田婶儿,开店开到这边来了?”

这老板娘年纪大概四十七八,如果是平时,沈寅初还愿意客气客气叫声大姐。但是这时候,他可没那心思那么客气了。

就站在这看着,这老板娘不光是把紫菜包饭学来了,旁边还有一口热气腾腾的大电饭锅,几个小姑娘站在那买鸡汤豆腐串吃。还有些卤味,虽然闻着味道不如沈寅初的好,但是品种都差不多。

“哟,紫菜包饭、鸡汤豆腐串,还有这卤味儿,”沈寅初笑了,“知道的知道您这是跟风,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俩这店是一家开的呢。”

这老板娘脸上有点讪讪地,毕竟是正主上门了,不过嘴上是一句话也不敢认:“我说小沈啊,话可不能这么说。这都不是啥难做的小吃,你做行,难道别人就不能做?”

“能做能做,没啥不能做的。”

沈寅初也不生气,把这店里头的东西挨个看了看,连句话也没多说,把还在那飞眼刀的苏鲤拽走了。

“太气人了!”

“没啥生气的,”苏鲤的手一直都容易冷,沈寅初把她冰凉的小手拉过来,呵了口气,放在自己手里头捂着,“她说的没啥毛病,咱能做,她咋就不能做?就是这事儿干得有点不太地道,一样不漏地学,还重新换了门脸去宿舍底下,这是连口汤都不想给咱留啊。”

附近几所大学当初建校的时间差不多,连带着规划也差不多,宿舍几乎都集中在了这一带。

换句话说,所有想去沈寅初店里头买小吃的顾客,都得先从她这店门口经过。

沈寅初倒是有信心,做的东西比这田婶儿做得好吃干净,但是架不住人家人流量高啊。

“是呢,她那地方太好了,”苏鲤安静了一会儿,又问他,“咱问问温教授?看看能不能租到这样的地方?”

“不租,”沈寅初这会儿早想出来了到底怎么搞这事儿,“再租什么门脸,最多也就在宿舍楼底下呗?她把我惹急了,我直接在宿舍里头卖!”

这年代虽然没有智能手机让人一躺一天,不过想宅在宿舍里头不下楼的学生依旧还是不少。沈寅初本来没想这么早就把外卖搞出来,不过,叫这田婶儿一逼,还就真的只能先把外卖弄出来了。

不过,在搞外卖之前,新品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是二月末,离着天气真正炎热起来还有四个月。紫菜包饭再适口,也还是冷的,他得抓紧推出来一样热乎乎的小吃跟这个田婶儿打对台才行!

回到小店里头,沈寅初脚不沾地地又出去买了鸡腿、青椒和香菇,小丫二柱子也知道那田婶儿去宿舍楼下头卖紫菜包饭的事儿了,看见沈寅初拎回来的菜,都围过来。

“哥,你又要整新品?”

“对,”沈寅初叫二柱子过来一起看,“二柱子也过来看看,回头上冈那边也一起开起来。”

要说后世大行于市的小吃,那沈寅初即将试做的这样,不得不说算得上是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不光是好吃,还容易做,接受度广。

谁没吃过一份黄焖鸡米饭呢?

鸡腿洗干净,沈寅初利落地下刀剁成小块,香菇切片,青椒切条,又切了姜片,这道菜的料就备好了。

开锅烧油下糖,白糖化成黄色糖浆,立刻把鸡肉倒进去翻炒。加香菇姜片加调味料加水炖上,小火慢炖半小时,再加青椒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