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4页)

“好了好了,豆腐串卖没了!想吃下午放学再来,”沈寅初点了点鸭肝的数量,“鸭肝还有最后二十串,想买的来这边!”

两毛钱一串的鸭肝好歹也算是肉,又香香辣辣的,切碎后串成一串,看着体积也不小。沈寅初这么吆喝了一嗓子,最后二十串鸭肝立刻被一抢而空。

前前后后也就二十来分钟而已,这豆腐串可是足足做了一大锅的!

而且,鸡汤晚上还可以再用一次!

“哥,这玩意卖这么火?”

小丫有点惊讶,她不是不相信她哥,只是觉着之前做得实在是太多了点儿。

“要不怎么说小孩子钱好赚呢?而且还不占别的时间,就这么一锅,回头在店门口摆个桌子一样卖。”

眼看着小学生都散去,路上开始慢慢有下课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几人把鸡汤锅撤了下去,开始吆喝别的。

“煎饼果子嘞!又香又辣的鸭头鸭脖!麻辣拌!”

这几样暂时还需要慢慢推广,不过,沈寅初推出的鸡汤豆腐串,一下子成了八小的新潮流。

小学生嘴馋,平时路边老太太卖的一毛钱一杯的樱桃桑葚都卖得很快,更别提这豆腐串还是带肉味儿的。

而且,不喜欢吃辣的吃着也很鲜美,喜欢吃辣的去沾一层辣椒油,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还有稍微贵一点的鸭肝串,一样是辣,沈寅初秘制的卤汁香味,可比用重油重盐重味精的辣片味道好多了。一片大辣片还要一毛钱呢,一串鸭肝才两毛钱!

小孩子本来就容易效仿同伴,听着吃过的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中午没买的小学生,都在摩拳擦掌地等着晚上放学去。

人多抢着吃的时候,连白米饭都比平时香一些,更别提本来就很好吃的豆腐串了。

到了放学的时候,不少家长都被孩子拉过来买传说中惊为天人的豆腐串。

沈寅初一边利索地收钱给串,一边跟后头家长解释:“咱这是自己家炖的鸡汤,小火炖了一下午的豆腐串。辣椒油也是拿菜籽油炸的,绝对没有防腐剂啊色素啊这东西,孩子放心吃。”

九几年的时候,开始追求食品健康的人已经很多了,就像苏鲤拦着白露为霜少喝有色素的透心凉一样,不少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吃味精色素都不少、又不能保证干净的大辣片。

这鸡汤豆腐串,有家长伸头看了两眼,确实是鸡汤味儿,汤汁微黄又清亮,味道也闻得出没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辣椒油里头都是自家剪碎的辣椒碎,不是可疑的工业辣椒粉。

一边正咕嘟咕嘟地卤着鸭脖鸭头的锅就更别提了,那个香啊!味精可兑不出来这样的香味儿,绝对是有秘方的老卤汁!

有家长给孩子买了豆腐串鸭肝串,又转过来问沈寅初:“只有鸭肝吗?有没有成斤称的?我买点凉菜回去。”

“有,”来到盛城之后,沈寅初也更新了卤货的品种,“有鸭头鸭脖,都是论个卖。鸭头一块鸭脖八毛,鸭架一块五一个。成斤称的是素菜,有卤的土豆片和海带扣,都是一块钱一斤,要哪种?”

八小算得上是盛城不错的小学了,在这附近的家长工作也多半是在大学里头,轻松而且收入不错,做饭的时间相对较少。

听着沈寅初一连串介绍,不少家长都靠过来,准备买点回去加个菜。

“给我来俩鸭脖子,素菜要一斤,哪样都来点儿。”

“好嘞!我这就给您称,高高的!”

小丫也高兴了。

今天上午这卤菜卖得不多,煎饼果子也不如当初在小广场摆摊的时候,可把她愁坏了。这会儿看着人多起来,小丫也恢复了那股麻利劲儿。

一口气称好对方要的,装好袋,她还多夹了片土豆放进去:“新店开张,谢谢惠顾,美女您拿好,好吃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