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4页)

鸡汤豆腐串!

东北的干豆腐和南方的豆腐皮不一样,豆腐皮是挑的最上面一层油皮,更油一些。干豆腐则是压制的片状,口感稍干,更有咬头,更厚一些。

不过,和南方的豆干比起来,干豆腐柔嫩得多,也薄了许多。

鸡汤豆腐串,就是用干豆腐做的。

干豆腐本身极容易吸收汤汁,容易入味,又不像是豆腐皮一样容易破掉。

把干豆腐卷起来,一根竹签上串一串,再放进吊了一天的鸡汤里小火慢炖,干豆腐自然就浸透了鸡汤的汁水,咬下来一口嫩嫩的,还没等咀嚼,倒是先满口鸡汤香。

等到这口鸡汤吸溜进去,轻轻咬一口浸透汤汁的干豆腐,那股鸡肉味道多了点豆腐的香气,又让这口感多变起来。

这是清汤干豆腐,沈寅初还特地炸了加花生碎加芝麻的辣椒油,有能吃辣的稍微加一点,那个滋味就更美了!

一斤干豆腐两块钱,按照大小不均匀四五张左右,一张干豆腐差不多能卷十几串豆腐串,一串豆腐串的也就两分钱左右。

再加上一大锅可以反复利用的鸡汤,几乎一大半都是利润。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卖,二柱子小丫都紧张得很。

“紧张啥,鸭肝也摆上,来来来插竹签。”

鸭肝一块颇为不小,在上冈的时候卖三毛钱一个,现在切成两半,卖给小学生两毛钱一块。

中午放学了,大批大批的小学生从校门口里挤出来,沈寅初把正卤着鸭脖的锅揭开,顿时香味飘出好远。

“好香!”

“那边,那边新开了个小吃店,我早上就看见了!”

买零食的主力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们,他们手里头有点自己能做主的零用钱,平时或者是买一片商家拆单的大辣片尝尝,或者是买一两包无花果干或者透心凉。

这会儿闻着又辣又香的味道,一群小学生纷纷蠢蠢欲动,蜂拥向沈记。

“这个闻着比大辣片香!”

“是啊,我闻着肉味儿了,好像还有鸡汤的味道!”

“得挺贵吧……”

二柱子这会儿已经吆喝起来了:“鸡汤豆腐串一毛钱一串,香辣鸭肝两毛钱一串,要吃辣椒的自己蘸,咬过的不许蘸!”

小学生再窘迫,身上一毛两毛的零用钱还是有的,一片豆腐皮做的大辣片还要一毛钱呢!

这个鸡汤豆腐串也是一毛钱,但是那可是鸡汤啊!怎么说也是有肉味儿的!

一群小学生顿时掏出身上的硬币或者毛票,多亏是小丫和二柱子两个人,才能准确地从林立的手臂中认准了收钱给串。

“两串豆腐串!”

“我要鸭肝!”

“给我来六个豆腐串!两个鸭肝!”

一群小学生中,突然冒出来一个土豪,消费了一元巨款。他抓了满手的豆腐串,奢侈地一半沾了辣椒一半没沾,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豪爽地一口撸掉一串干豆腐。

好吃!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口味的要求并不太高,这东西有肉味儿,有辣味儿,还便宜,那简直就满足了所有的要求了!

更何况,其实沈寅初做的这鸡汤豆腐串还真挺好吃的,刚刚做好的时候,小丫都没忍住多吃了几串。

“慢慢来,不要抢,”沈寅初也来帮忙维持秩序,多亏这门市是两间打通的,不然还真站不下这么多小学生,“排队排队!”

让小学生排队可太难了,只能勉强维持后面的人不往前挤,沈寅初站在辣椒油这边,监督着小孩子只沾一次:“这个辣!少蘸点!”

看着小孩子们没深没浅地一把蘸了满满的辣椒油,辣得拼命吹气还继续往嘴里塞,沈寅初发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晚上出摊的时候,这个辣椒油应该用芡汁稀释一下,放在托盘里,加个刷子。有黏黏的芡汁,黏在豆腐串上不容易滴下来,也免得小孩子蘸太猛,辣得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