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未央 西汉文帝皇后窦氏(第4/8页)

史载窦氏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弟名窦广国,字少君。史书中记载的主要是与窦少君有关的事。窦少君是个可怜的孩子,窦氏入宫前,对这个弟弟十分疼惜。但在那种年代里无依无靠的两兄弟,简直是悲惨世界的代名词,尤以窦少君为甚。据说他四五岁时就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又被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被卖到矿山为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到底有多惨。采矿很惨,时不时还会遇上塌方,一次矿难一百多号人就这么埋在里头了,结果只有窦少君脱险逃生。他的主人觉得奇怪,找一个卜者一算卦,说是窦少君是贵人,有封侯的命。主人觉得奇货可居,于是带着他上长安找机遇,结果一到长安就听说皇后在找弟弟,跟少君同姓同乡,于是就来相认。窦少君虽然被拐卖的时候年纪还小,但由于后来的遭遇太悲惨,以至于生命最初那一点亲情和温暖在记忆里反而显得格外深刻,成为安抚他度过悲惨少年、青年期的微弱力量。在寻找人员的启发下,他回忆起幼年与姊姊一起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等到窦后亲自来问时,又说出窦氏入宫前,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他洗头,临走时又将食物留给他的情景……

窦后听罢往事,再听说弟弟多年为奴的悲惨遭遇,泣不成声,“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本来是一件挺皆大欢喜的事,但是下面一句却是“绛侯、灌将军等曰:‘……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绛侯是周勃,灌将军是灌婴,这两个是诛杀诸吕的大功臣,他们这一出面,窦氏家族就此退让,小心翼翼。

这是窦氏的聪明之处,君不见后来立下大功的薄昭亦要被逼自杀,当时这几位重臣的权力虽然很大,但后来在汉文帝的权谋之下,周勃下狱,灌婴后人被撤封国,曾经骄横的权臣,亦狠狠吃了新帝的苦头,自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窦氏成为皇后,是在当时情势之下,薄太后母子做的一个权宜选项,所以在当上皇后之后,窦后亦是一如寻常的小心恭敬。

长安城花花世界,美女如云,一国之天子,尽可享用。后宫中便有各种妃子冒头,如慎夫人、尹姬等先后得宠。汉文帝自命为人简朴,喜欢黄老之术,“清静无为”。窦后很老实地遵守了这些规定,衣着简朴,亲自纺织,但慎夫人却衣着华丽,招摇宫中。慎夫人甚至在公开场合与皇后同席并座,与刘恒同辇而行,处处要压皇后一头。

一次行猎游玩的酒宴上,慎夫人的席位如在宫中一般,与皇后并列,大臣袁盎看到后认为这很失礼,就命令人将慎夫人的席位挪到皇后下面去。慎夫人居然大发脾气,不肯就座,而汉文帝也因此问责袁盎。

袁盎却对汉文帝说,他如此宠爱慎夫人,不怕将来慎夫人落得戚夫人的下场吗?汉文帝悚然而惊,忙以厚礼谢袁盎。

慎夫人无子,汉文帝可能因此认为虽然不能立她为皇后,但给予她皇后同等的待遇,是对慎夫人的补偿。但他却没有想到,慎夫人今日对皇后的冒犯,会埋下将来的杀身之祸。将来新帝继位,只要有人翻起新种“越礼”的旧帐来,慎夫人就会倒霉。所以当袁盎提醒他这一点的时候,他才猛然惊醒过来。自然,事情过去,慎夫人得宠如故,窦后依旧布景板。

但这件在外人眼中已经相当严重的“失仪”之事中,窦后没有表示,是因为她素日已经忍习惯了;慎夫人发脾气,亦是因为她平时习惯了自己与皇后平起平坐而不知失礼。而纵容后宫形成这种情况的汉文帝,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种“下克上”的情况成了定例时,窦后的体面,居然要一个大臣扳回,的确是皇后的悲哀和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