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未央 西汉文帝皇后窦氏(第2/8页)

当然,做了皇帝以后,就要赶紧接老娘和老婆孩子进京了。

我们之前说过,刘恒是有正室王后的,而这位王室王后,还给刘恒生了四个儿子,那么依照常理,刘恒当上皇帝以后,当上皇后的当然会是这位代王后,当上太子的,也应该是她所生的嫡子。

然而,世事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就在刘恒登基元年元月,他宣布所立的长子,却是小妾窦氏所生的长子刘启,转眼他又在三月后册封窦氏为皇后。

一夜之间,似乎刘恒的原配王后以及她所生的四个嫡子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在长安城中不明真相的人们心中,似乎新帝的王后一直就是窦氏,而嫡子就只有窦氏所生的二子刘启、刘武一样。

而在史书中,这位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就含含糊糊地写了“病死”,窦氏这个草根女忽然间一飞冲天成为皇后,这就给了人无穷的想象。按照谁得利谁就最有可能是黑手的原则,窦氏也在一些后世文人眼中变成了工于心计、手段厉害的宫斗女,干掉了原配和四个嫡子成为皇后。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以刘恒执政时的手段,以太后薄氏历经数个王朝几任婚姻在残酷的刘邦后宫活到最后成了胜利者的心机,一个普通的草根女窦氏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玩这种花样,等于是找死。何况,能够生出四个嫡子的代王后,更不可能是一个宫女出身毫无倚仗的窦氏一个人就能够干得掉的。

那么,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嫡子,是怎么死的呢?真是如书上所说“病死”的吗?是什么样的病,这么恰好让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死了,而其他人毫发无损?

这就是人为的“病死”了,当然,窦氏干不了这事。

干掉代王后和她四个嫡子的,是当时的政治时势,也是刘恒本人及薄太后。

代王后是谁,史书含糊不提,怎么死的,也含糊不提。然则联想到当时吕后执政,广嫁吕氏女给刘姓诸侯王为妻,甚至有不惜强令诸侯王杀原配娶吕氏女的旧例来看,刘邦死时才八岁的刘恒所娶之原配正室,很可能就是吕后强派给他的吕氏女。

这些吕氏女嫁给刘姓诸侯王,有些婚姻和谐,有些则夫妻翻脸。赵王刘友甚至因宠爱姬妾,而被其妻吕氏诬告谋反而死于狱中。而一向小心谨慎、谦和待人的刘恒母子,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从这位代王后连生四个嫡子的情况来看,这位吕氏女在代国一定过得相当心满意足。而窦氏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出一女二子来,也一定是很低调很温顺到让这位代王后不至于生出要除了她的嫉恨之心。

然而当时因为善待吕氏女而平安度过危险期的刘恒,一旦登上皇位之后问题就来了——刘恒因为母族薄弱为人温和,而被这些诛杀诸吕的权臣选中当了皇帝,那么他如果有一个吕氏女的王后,还带着有吕氏血脉的四个嫡子进京,会让权臣们怎么想呢?

于是当机立断的刘恒母子,就直接让这位代王妃连她的四个嫡子,就这么直接在代国“病死”了,而进京的新帝妻儿,就成了一向老实低调的窦氏及其儿子。甚至在他们一进京,刘恒就迫不及待地宣布“长子”刘启为太子,封窦氏为皇后。一床锦被掩过,一切悄无声息,花团锦簇得如同那位代王后和她的四个儿子,从来不曾在世间存在过一样。

而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决定一个皇后的准备人选,以薄太后和刘恒的谨慎来说,一定会选择一个能够绝对掌控,出了事情也能够毫无后患地换掉的人。而出身草根、温驯老实的窦氏,便是最好的人选。

那么窦氏面对这样的天降好运,会怎么想呢?一个宫婢出身成为侍妾,因其温驯而安全度日的女子,看到如此得意的代王后及四个孩子一夕而死,纵然忽然天降好运,恐怕也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