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5页)

最终警察来了,“罗密欧”也消失了。办公室的小白鼠缩成一团,泪眼蒙眬。很快,她们就被两个大块头警察带走了。她们之前独自生活的小房子换成了监狱里的小单间。

米夏・沃尔夫是个冷酷的混蛋。东德瓦解后,他退了休,留在了西德,最后老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四十年后的今天,英国军情六处也想窥探昌西・雷诺兹的办公室,想知道里面都发生了什么,他们都说了什么。不过,朱利安・雷诺兹的整个房间都由一支高水准的电子专家小组彻底检查过。小组里的某些人事实上就是从国家情报机构退役的。

所以,这个夏天,在加里斯・伊万斯的私人办公室里,虽然军情六处并没有使用最先进的秘密技术,但他们派了艾米莉・布尔斯特罗德。所有的一切,她都能看到、读到、听到。她端着茶杯的托盘,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

哈里・安德森冲着加里斯・伊万斯的脸大喊那天,布尔斯特罗德在街角的熟食店买了她常吃的那种三明治,走进她最喜欢的那个电话亭。她不喜欢人们放在口袋里的那些时髦东西。开会的时候它们总是响。她喜欢去那些仅存的刷着红漆的投币式电话亭。她拨通了沃克斯豪尔交换台,要求连线。她只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下班后,她步行去了圣詹姆斯公园,坐在事先约好的椅子上,一边等着来接头的人,一边用自己三明治上的面包渣喂鸭子。白天的时候,她一直在想,她挚爱的查理在莫斯科。查理每天都去高尔基公园,从前苏联叛徒奥列格・潘科夫斯基那儿取走最高机密的缩微胶卷。这些国家机密最终摆放到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让他能够智取尼基塔・赫鲁晓夫,并且在1962年,让古巴的那些讨厌的导弹被拆除掉。

一名年轻男子走过来,在她身旁坐下。他们通常需要做些无害的闲聊以确定真实的身份。她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毛头小子,她想。她之前为了公司穿越铁幕,潜入东德的时候,他可能还是个实习生,或者甚至都还没出生吧。

年轻男子假装在看《伦敦标准晚报》,他没有做笔记。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有一个录音器正在默默地工作。艾米莉・布尔斯特罗德也没做笔记。她有她自己的两样法宝:完全无害的个人气质,以及超强的记忆力。

于是,她逐字逐句,详详细细地告诉“实习生”今天早上在律师事务所发生的一切,和实际情况一字不差。然后她站起身,走向车站,乘通勤地铁去往自己在库尔斯东的小房子。她一个人坐着,看着城南郊区的景致从车窗外飘过。她也曾努力摆脱那些可怕的秘密警察,而现在,她七十五岁了,只是给律师们弄个咖啡而已。

黄昏的时候,年轻男子回到沃克斯豪尔,开始写报告。他注意到一个标注,处长已经同意,所有关于索马里的消息需要与美国大使馆的对口部门共享。他并不明白加拉阿德湾那个残忍的军阀和追捕传教士有什么关系。不过命令就是命令。所以他给中情局抄送了一份。

追踪者的栖身之处在大使馆外半英里。他的黑莓手机震动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收拾好了行囊。追踪者不断翻屏,把消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关上它,想了一会儿,把行李又打开了。仁慈的上帝刚刚给了他想要的诱饵。

加里斯・伊万斯约阿布迪第二天早上会谈。索马里人来的时候闷闷不乐。

“阿布迪先生,我的朋友,我一直当你是个文明人。”加里斯开场道。

“我是文明人,加里斯先生,我是。”加拉阿德湾的谈判专家回答道。伊万斯能察觉他的声音因为忧虑有些发紧。他相信这很可能是真实的。当然,永远没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证。毕竟阿布迪和阿弗里特都是豪巴尔・吉迪尔部族的,不然的话,阿布迪不会在信任之下出任谈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