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8页)

追踪者一边乘大使馆的车回自己的公寓式小院,一边盘算着找到传教士具体位置的两种可能。一个是达达里的台式电脑,假如可以侵入那台机器的话;另一招是他准备的杀手锏,这会儿还没到时候。

第二天天刚破晓,马尔默号内燃机船起锚,慢慢驶出哥德堡港,朝大海开去。黄蓝相间的瑞典国旗在船尾迎风招展。这是一艘两万两千吨的普通货轮,而在航运界,这种船被称为“灵便型散货船”。

它是哈里・安德森庞大船队的一部分。哈里・安德森,是瑞典硕果仅存的船运业巨头。在很多年前,安德森用一条老旧的蒸汽机船建立了他的船运公司,苦心经营,使自己拥有四十艘船舶,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海运大亨。

尽管税收高昂,但他从来不移居国外,也从来不因为费用让他的船只悬挂可以带来便利的其他国家国旗。除了在海上,他从来不“浮”,也从来不涉足股票交易。他是安德森航运公司的唯一所有人,身家十亿,这在瑞典是十分少见的。他结过两次婚,有七个孩子,但只有一个孩子想成为像他那样的水手。那是他最小的儿子,年纪差不多可以做他的孙子了。

马尔默号这次要把一批沃尔沃汽车运去它的目的地:澳大利亚的珀斯。路途十分遥远。舰桥上的是船长斯蒂格・伊克鲁德。大副和二副是乌克兰人,轮机长是波兰人。船员是菲律宾人,一共十个:一名厨师、一名客舱服务员和八名水手。

海军学员奥夫・卡尔森是船上唯一的编外人员。这是他第一次长途旅行。他现在正在学习拿到“船票”以成为商船官员。他才十九岁。船上只有两个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一个是他自己,还有一个是船长伊克鲁德。那位年长的大亨决定,如果他的小儿子要坐一艘他自己的船去海上,那这个年轻人既不能受到出于愤恨所导致的恐吓,也不应该被那些寻求好处的人逢迎。

所以,年轻的商船实习生这次旅行,用的是他母亲少女时代的名字。政府的一位朋友用这个假名核发了一本真正的护照,瑞典的商船管理机构也用同样的名字核发了相关文件。 实习生和四名官员待在舰桥上的时候,客舱服务员给他们送咖啡过来。这是一个夏日的早晨,马尔默号圆钝的船鼻,迎着斯卡格拉克海峡[40]逐渐涨升的潮汐,向前驶去。

奥珀尔特工真的弄到了一辆结实的山地摩托车。车主是一名索马里人,正想方设法要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逃出这个国家,去肯尼亚重新开始生活,他需要美元。按青年军的法律,他在做的事完完全全是违法的,绝对会让他遭受鞭笞之刑,如果他被抓住的话,可能还要糟糕。不过他也有辆破皮卡,他相信如果自己白天躲在基斯马尤和肯尼亚边境茂密的丛林里睡觉,晚上开车的话,应该可以越过边境。

奥珀尔在后座上绑了一个大箩筐,就是大家拿着去买东西用的那种。不过他在里面放的是一大罐汽油。

他从石首鱼腹部取出的地图上标着他的上级所选定的会面地点——从这向北差不多有一百英里,在海岸线附近。虽然海岸高速路现在坑坑洼洼的,全是被车压出的车辙印儿,但他应该能在傍晚和拂晓之间赶到。

另外他还买了一台晶体管收音机,虽然很旧,但可以用。他可以用它来收听各种外台——这也是被青年军禁止的。不过他一个人住在远离城镇的小屋,收听以色列之声广播时,他把收音机贴在耳朵上,声音开小,几码之外谁都听不到。他就是这样收听到阿什凯隆有降雨的。

那个快乐的自治城市的居民第二天抬头看的话,一定会很疑惑,碧蓝的天空,连一丝云彩也没有。不过,那是他们的事了。

本尼已经到渔船上了。他乘直升机来的。飞机属于另外一名以色列人,飞机的主人亲自驾驶送他来的。对外声称则是有一名富有的游客包机,从内罗毕飞往马林迪北面海岸的瓦塔穆海洋体育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