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6/16页)

张海洋见他眼睛发直便奇怪地问:“看什么呢?”

钟跃民指着鸡群说:“这是什么?”

“鸡呗,没见过是怎么?”

“你说错了,这是烤鸡。”

“你的意思是……”

钟跃民出手如电,一把抓住一只母鸡的脖子,母鸡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就被拧断了脖子。

张海洋没想到他会来这一手,有些瞠目结舌。

钟跃民一边拔毛一边吩咐道:“你去告诉满囤,让他弄些调料来。”

钟跃民和张海洋在营房后的小山上点起一堆篝火,钟跃民用稀泥巴把鸡糊了起来,架在火堆上不停地翻动,做这种叫化鸡很简便易行,不一会儿诱人的香味儿就飘出来了。

满囤拎着酱油瓶子从下面爬上来,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包调料递给钟跃民嘱咐道:“兄弟,千万烤熟点儿,别吃坏了肚子,俺还得去炊事班帮厨,你们吃完早点儿回去。”

张海洋虚情假意地让着:“大哥,你可不能走,一会儿就熟,吃完了再走。”

满囤说:“一只鸡算啥?你们吃吧,俺在炊事班吃,哥哥要图个好表现不是?”

钟跃民应和道:“这倒也是,大哥,你每天扫院子,帮厨已经这么长时间了,这可不能半途而废,咱得坚持下去。”

“兄弟说得是,俺走啦。”

满囤走后,钟跃民和张海洋大笑起来。

钟跃民把烤鸡从火堆里拨出来说:“你丫真够孙子的,请人家吃鸡,透着一股假劲儿,人家要是实心眼儿真不走了,你丫准急了。”

张海洋笑道:“这倒是真的,我怎么觉着你留在这儿都多余,你是不是也去炊事班帮帮厨?”

“去你大爷的,你想什么呢?”

两人迫不及待地剥掉泥巴,撕下鸡大腿,蘸着调料狼吞虎咽起来。

钟跃民和张海洋没想到一只鸡能惹出这么大的事,在他们看来,一群鸡里偶而少一只,根本不会引起主人的注意,谁家没事天天在鸡群里点数儿?再说了,就算少了一只,也是很正常的,主人也许会认为是黄鼠狼叼走的。无论如何,为一只鸡绝对犯不上大动干戈。

他们可想错了,这是犯了以己度人的毛病,要是他俩养鸡,很有可能丢几只也不知道,可这鸡是政治部于副主任的老婆养的,人家可是天天过数儿,这是一只正下蛋的母鸡,于副主任的老婆是从农村来随军的,一只母鸡在她的眼里,其份量比磨盘还重,更重要的是,于副主任惧内是有了名的,家里大事小事都是老婆做主,他的老婆发现丢了鸡便极快地做出反应,这点儿小事竟报到了保卫部门,军保卫处的干事在营房后面的小山上发现了鸡毛和鸡骨头,还有烧火的痕迹,保卫处初步断定,这件事是侦察营的人干的。侦察营的孙教导员召集了下面三个连队的指导员摸情况,这时一连指导员董明猛地想起昨天炊事班有人向他反映吴满囤曾去炊事班拿过调料,于是他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

董明带兵也七八年了,他太了解吴满囤这类从农村入伍的战士了,他们的全部希望就是能在部队提干从而跳出贫困的环境,这类战士胆子很小,处事谨小慎微,在服役期间战战兢兢,生怕因得罪领导而耽误了前程。董明想,就凭吴满囤那点儿胆儿,打死他也不敢偷鸡,问题的关键是吴满囤身边那两个坏小子。平心而论,钟跃民和张海洋平时在军事训练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就是浑身的少爷作派,在处理内务方面懒得流油儿,全连人谁都能看出来,他俩和吴满囤的友谊充满了功利色彩,据有人反映这三人还私下里拜了把兄弟,平时彼此还称兄道弟的,钟跃民和张海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军营里找个仆人,虽然他们自以为做得很诡秘,尤其是钟跃民,一见了吴满囤嘴上就象是抹了蜜,夸起满囤来旁人听得都肉麻,这些事都瞒不过董明的眼睛,他本想找个机会好好解决一下这件事,没想到这次就出了事。董明百分之百地认定,这件事是钟跃民和张海洋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