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第3/12页)

“天刚蒙蒙亮,我走到尊府门前,因流血太多,支持不住,不觉晕倒。幸蒙老伯大人和小姐救我一命,这是再生之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老者一再安慰,怕他过度疲劳,叫女儿端一杯炼乳蛋花和一盘夹心饼干给他充饥,并嘱女儿玉芳细心护理。

刘振亮感激流泪。鳄鱼的眼泪,赢得主人的怜惜,尤其是玉芳对他更表同情。

这家主人,姓戚名承祖,保定军校出身,曾在某军阀手下当警卫营营长,因为替情妇报父仇,参与反戈兵变,得巨万资,脱离军籍,隐居在这苏皖交界的铜井地方。

此地依山面江,土地广阔富饶,戚承祖在这里培植各种果树,栽种菜蔬,有时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兼有底囊,生活过得非常舒适。不幸发妻于三年前病故,目下只有这个女儿戚玉芳,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戚承祖对他女儿爱如掌上明珠;戚玉芳事父克尽孝道,处理家事井井有条。

今天清晨,戚承祖起床较早,开起柴扉,看到一个青年军官负伤倒地,急呼女儿出来帮忙,把他抬放客厅。检视其伤口,知道他晕倒乃流血过多,饥寒交迫所致,没有打断臂骨,井不十分危险。戚承祖便把他全部衣服脱下,洗去身上血迹,用云南白药赶上伤口,包扎完要,并拿自己的衣裤给他换上。

戚玉芳的母亲生前曾当过医生,因此玉芳颇精医理,估计对方进行手术时受不了痛苦,特地为他注射一支止痛安眠针因此刘振亮一直沉睡不醒,直到夕阳行将西下,他才醒来。

当刘振亮沉睡的时候,戚玉芳把他所换下的衣裤全部拿去洗涤干净,并为他缝补皮衣弹洞破口。她于无意中在他皮衣内面的口袋里,发现一个票夹,内存美金一百五十元,还有一本国防部“派司”(工作证)。证上贴着刘振亮本人半身二寸相片。“派司”里登记着,姓名:杨展;年龄:二十五岁;籍贯:四川内江;职别:国防部少校参谋兼美军顾问团翻译官。

这是刘振亮伪造的证件,他改了名,换了姓。证件上那张相片照得十分神气,戚玉芳看得出了神,她不知内幕,信以为真。

戚玉芳把这份“派司”拿给她父亲看,戚承祖认为杨展这么年轻就当上少校,大有前途。

又是翻译官,英文根基肯定很好,更加体格魁梧,外表英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戚承祖对他更加器重,选他为乘龙佳婿的愿望油然而生。

晚餐后,父女俩都到刘振亮所住的书房里,戚承祖有意查询他的家世出身及婚姻问题。

刘振亮早有准备,趁机吹牛,说得天花乱坠。

据刘振亮自叙,他出身于四川内江的望族,书香门第,家庭经济相当富裕。他从小就受家庭教师教育,进步很快,因此英文基础很好。十八岁高中毕业后,时正抗战军兴,为了救国,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派往云南廖耀湘部当见习排长。不久,中央命令各军挑选精锐基干到印度加尔各答盟军远东战争学校,接受美国军事训练,当时他也在选拔之列。受训半年 毕业后升为连长,属于远征军新一军孙立人部,配合英、美军队反攻缅甸,由缅南一直打到缅北,与日军交锋二十余战,积功升为独立营营长。日军投降后,有一次国防部参谋长冷欣将军到缅北视察驻在缅北的远征军--中美混合部队,上级指派他任冷欣将军的翻译官,经过几天的相处,被冷将军看上了,把他调到国防部当少校参谋兼美军顾问团翻译官。当时他还留恋着营长的官衔,冷将军知道他的心意,就对他说:“你是可造之材,我调你的目的,是想一有机会就把你保送到美国学习军事,回国后就可以安插在国防部参谋处,起码当一个少将长官,掌握国家军事机要。所谓军事正统,就要走这一条路,这叫做‘终南捷径’,飞黄腾达,在此一举,区区营长有何可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