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3页)

归根结底,人类的知识与其说取自外部世界,不如说深藏于内心。人类的探究就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任何高级存在或其他智慧系统均无法打破这一循环。即便它们有这种能力,也不会受到欢迎,仅仅因为那一高级存在或智慧系统也许会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分子,可我们的数量已足够多了。

他们最好待在可能性的王国里,待在偶然的区域中。此外,就像他们中的一位所说的那样:“我的国不属这世界。”[2]无论可能性之声名多么狼藉,它也不会将任何人抛入我们中间,因为可能性不是自杀者。因为找不到一座更好的宅邸,它暂居在我们的思想里,但它肯定不会毁坏它的这唯一居所。如果无限真的使我们成了它的听众,可能性便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将无限展示为一种道德远景,尤其会渲染一幅我们最终将步入这一远景的画面。

怀着这一目的,可能性甚至会派遣一位弥赛亚,因为无人指引,听之任之的我们在面对那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伦理学时就已经殚精力竭了(尽管我们的存在十分有限)。很有可能,这位弥赛亚会采取任何一种伪装形式,未必一定是人的装束。举例来说,他可能以一种科学思想的形式出现,比如一个重大的微生物学发现,认为个体的获救取决于一个囊括整体的链式反应,这种反应要求,为使个人获得永恒,必须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反之亦然。

还有一些更奇特的事情。无论如何,任何让生命变得更为安全或是给予它绵延不绝之希望的东西都应被视为是来自于超自然的,因为自然既不友好,也很少给人以希望。另一方面,在科学和信仰之间,人们最好还是选择科学,因为信仰被证明太容易引发分歧。

我想说的只是,如果真的会有一位弥赛亚出现,他在核物理或微生物学、尤其是病毒学方面的知识大约要超过今天的我们。比起获得永生的我们,此世的我们自然更用得上这些知识,可是在当下,我们即便知识少一些也还过得去。

其实,这或许是一个检验可能性、尤其是偶然的好办法,因为,因果关系的线性系统会直接把我们送往灭绝。让我们看一看,偶然是否真的是一个独立概念。让我们看一看,较之于在一家郊外酒吧遇见一位电影明星或中了彩票大奖,偶然是否还有什么更多的内涵。当然,这取决于赢了多少钱:一笔大奖就很接近于个人的获救。

“但你受维特根斯坦影响太深了。”读者会坚持说。

“不,不是维特根斯坦,”我答道,“是弗兰肯斯坦[3]。”

脚注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