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捍卫者(第3/18页)

当然,对方的警惕性也很高。就在《人民日报》转载这篇文章的12日当天晚上11点,前人民日报总编辑、时任毛选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吴冷西给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胡绩伟打电话说:这篇文章在政治上很坏,犯了方向性错误,是砍旗,即砍倒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

17日下午,《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在同该杂志核心小组领导人见面时说,有些报纸用一个版两个版发表什么特约评论员文章,认为他们是代表中央说话的,到底代表不代表还很难说。这里有个维护毛主席旗帜的问题,有些人抓住实践和真理问题大做文章,到底要干什么?

18日上午,汪东兴找熊复和王殊谈话,批评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两篇文章。汪东兴说:“这两篇文章当时看来还可以,现在看来问题很大,是针对毛主席来的。不知是代表哪个中央的?现在理论界的思想很乱,在理论问题上要谨慎。要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下不为例。”他还嘱咐熊复说:“要把关把严,要遵守组织纪律,没有把握的问题要请示。”3

18日晚上,中宣部长张平化把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各省负责人召集到钓鱼台,他劝告大家辨别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要用鼻子嗅一嗅。他说,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邓小平开始并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他听说此文引起很大争论,就找来一看。30日,他与胡乔木等人谈话时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4

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上讲话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也只有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证明正确不正确。

但是汪东兴坚守阵地。6月15日下午,他在中央直属新闻单位的会议上直接点了“特约评论员”的名,并且几次点名批评胡耀邦。他严厉指责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负责人胡绩伟和曾涛,要他们二人接受教训,下不为例。

令汪东兴狂怒不已的是,就在他发出警告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发表了邢贵思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月24日,《解放军报》又发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篇文章是胡耀邦组织撰写的,得到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大将的坚决支持。30日,《理论动态》和《人民日报》同时发表《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这些文章都是反击“凡是派”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胡乔木在论战初期采取抹稀泥态度,实际偏向“两个凡是”。他在社科院大会上讲话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指真理标准讨论)是一致的,谁说中央内部有不同意见,就是造谣,就是分裂中央。

6月20日,胡乔木去了胡耀邦家里。他对胡耀邦说,争论是党校挑起来的,我不同意再争论下去,要立即停止争论,再这样争论下去,势必要造成党的分裂。 胡耀邦不同意胡乔木的意见。

到了7月,汪东兴仍然寸步不让。他在山东视察时说,“文化大革命”成绩是主要的,是毛主席肯定的嘛。不要砍旗,不要丢刀子,还是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华国锋则指示中宜部和《红旗》杂志,对真理标准讨论“不介入”、“不表态”。这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持保留态度。

7月21日,邓小平找张平化谈话,警告他不要对真理标准讨论设置禁区。

22日下午,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对他说:“你们的《理论动态》,班子很不错啊!你们的一些同志很读了一些书啊,不要搞散了,这是个好班子。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得好,根源就是‘两个凡是’。”5胡耀邦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