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尽人事(第3/3页)

而且是强力抵制。

你话说得轻松,但我如果不收购,不说公司如何,我个人的前途就会化为泡影。

但是,收购,尤其是海外收购如果做得好,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公司脱离被重组,被整合的行列,自己也能得到高层的关注,从企业家,成为一名官员,这已经是有例可循的。

所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而周行长,比冯一平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随着国家的外汇储备成功的突破万亿美元,如何让我们的外汇储备保值,就是一个大问题。

为此,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中。

而且,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投资意向。

非常不凑巧的是,这些投资意向,恰好就集中在金融领域。

冯一平不太清楚这些情况,但他清楚后来的一些走向。

这家公司,后来被称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

应该说,眼光还是有的,但是,投资技巧,以及机遇,真的太差了一些。

他们抢在美国黑石上市前,以略低于他们发行价的价格,投入30亿美元,买了他们一亿多股无投票权股票,但黑石上市不久,股价便一路跳水,直到14年冯一平重生前,黑石的股价,依然没能涨回07年的水平。

所以,这30亿美元,做点什么不好呢?哪怕是放在银行,就算跑不过通胀,到14年的时候,账面上肯定不止30亿美元吧。

他们还向诺伊的公司,也就是摩根士丹利,也就是大摩,投资了56亿美元,到08年的时候,这笔投资,账面只值12亿美元左右,巨亏8成。

但这还不是他在天涯上看到的那个帖子的全部。

那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帖子,一一列举我们国家,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导致的直接损失。

当时他还验证过那些看起来非常触目惊心的条目。

亏损最大的,要属中铝07年920多亿投资力拓,到08年底,那920多亿买来的股份,不过价值越172亿人民币,也就是,巨亏超过750亿!

那是我们当时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也创造了最大的损失。

但要按亏损比例来说,中铝还得排在后面。

在07年,平安以近240亿人民币,投资欧洲著名的保险公司富通公司,成为拥有后者4.99%权益的单一第一大股东。

到08年底,这笔投资只值10亿左右,也就是,亏损超过95%。

此外,还有中信在澳洲铁矿石外汇合约上,造成155亿港币巨大的亏损……

相较之下,我们的银行,因为雷曼兄弟倒闭,而导致7.25亿美元的雷曼公司债券变为废纸,以及因为持有美国“两房”的债券,亏损超过3亿美元,还真不算什么大事。

不过,话虽这么说,这些数字,以冯一平现在的身家,还是想起来都觉得心痛。

因此尽管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在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同时,还不会有什么后果,他还是想努力一把。

至少,得尽人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