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要不知足(第2/3页)

“当然,也请大家放心,至少从我们清华毕业的同学,工作一般都没有问题,只要肯努力,在毕业几年后,我们都能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好工作,到那时,现在可能会逼着大家不得不暂时分开的那些问题,不管是房子车子还是赡养老人……就不是问题了。”

“去美国,也不是问题,这么跟大家说吧,我在硅谷,见到了太多太多的清华校友,是的,他们都过着影视剧里所描述的那种美式中产阶级的日子。”

教授们有些疑惑,说好的讲创业呢?

但冯一平说的这话,无疑让在座那些刚刚心情有些沉重的同学,感觉轻松起来。

只要我们努力,也能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那时,现在的面临的很多问题,自然将不再是问题。

但冯一平却说,“而这,正是我要说的另一个问题。”

能到美国,成为影视剧里所描述的那种中产阶级,还有问题?

“我看了学校的一些数据,我们清华,选择出国的深造的同学,占比还是很低,大约在10%上下。”

台下不少同学都表露出了对这份数据的不认可。

“我并不是对学校的统计数据有异议,就我自己了解的情况来看,可能会有些偏差,如果算上那些参加工作后出国的同学,我想,有很多届的校友,至少超过60%,都在国外。”

“其中又以美国为主。”

这个数据,其实真不夸张,从冯一平自己了解的来看,尤其是在出国最热的那些年,那会清华一年本科毕业的,也就不到两千五百人,后来,至少有一千六七百人到了国外。

而那些人中,最终回国的人数,他有些不想去问,不想去统计,因为那一定是个会让人郁闷的结果。

“在美国,我到过不少地方,到访过不少公司,我去的那些公司,应该说,都是实力非常不错的公司。”

这又让在场的不少人有些眼热起来。

那些公司,一定会非常高兴冯一平的到访,一定都会是由高层人员陪同接待他。

而自己,可能都没有为那些公司工作的机会。

“从我接触的而言,这些公司的负责人中,我没有碰到一个是国内知名大学毕业的。”

“但据我了解,有我们很多优秀的同学、校友,在那些公司工作,而且大多都是我们清华,或者是北大、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的同学。”

“从我个人的认知来看,这其中有不少人,他们的智力、能力、学识,远远高于那些陪同我的高管,甚至也包括他们的老板。”

“可以这么说,那些公司的很多收入,就是由他们创造的,或者说,从我的角度来看,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完全可以争取成为公司的高层,或者独立做出一番可观的事业。”

“可是,他们却对现状很满足,我觉得,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当然,我们得承认,在美国,白人,确实在很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族裔就一定没有打破那层天花板的可能。”

“就我最了解的硅谷来说,有不少印度裔的员工,已经走上了高层的管理岗位,而来自国内一流高校的毕业生?真比大熊猫还稀奇,或者说,赶得上克隆动物的稀有。”

“我真的不太清楚这是什么原因,我只知道一个事实,我们出国的那些佼佼者,和他们现在的地位,真的太不相称。”

“因为我非常清楚的知道,哪怕是和美国一流高校的相比,至少在本科阶段,我们的均值,都是很高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最后,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一向讲究知足常乐有关联。”

“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一个问题,我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要多读点书,现在,我想补充说一句,在多读了书之后,我们也要想着,不要太容易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