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在路上(第2/3页)

意即他不会停下脚步。

“主动承揽这么多责任,你会不会觉得很累?”柏主持问。

他知道,那些功成名就之后,会想着回报家乡的人,其实也不少——不管他们有怎样的动机,但像冯一平家这样,在创业时候就考虑这一点,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就越真切实在,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

“所以,我并不觉得累,所以我也很难膨胀。”

“或者说,我是把这些当成了我的使命,所以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米兰昆德拉还说过,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柏主持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

冯一平没想到,柏主持也引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的话,来回应自己,这让他产生了一些知己之感。

所以,还是接受国内的采访最好,相同的文化背景,会让我们很容易有共鸣。

“你现在,当然很成功,那么,如果抛开这所有的桎梏,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最喜欢的?”柏主持又问了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老实说,我还真没想过,你知道,过什么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没有选择的,我们共同的选择,只能是过努力的生活,因为只要肯努力,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当然,或许没有这么肯定,努力,也不一定会更美好。”

“但至少大趋势会是如此,对吧!”柏主持又接了一句。

“对。”这确实是冯一平想说的。

这也是他原来就喜欢这位主持人的原因,他总是能很快找到和被采访者的共通点,从而形成让双方都觉得舒适的互动。

“你可不可以现在想象一下?”柏主持笑着说。

冯一平看了眼还算瓦蓝的天,看了眼楼下那些奔驰的汽车,“我还很喜欢另一部小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你喜欢离开熟悉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再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柏主持马上说。

“等等,我记得你之前好像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希望就那么开着车,一直走下去。”他补充道。

“好像是说过。”冯一平记得,自己大概在奥普拉的节目上,说过类似的话。

“也不是我喜欢离开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地方去,应该这样说,我是非常羡慕他们能经常说走就走,抛下所有的一切,说走就走,去一个未知的地方,欣赏新的风景,和陌生的人交流。”

“恰恰是我们一直被钉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所以才羡慕他们能那么洒脱的说走就走。”柏主持又说出了冯一平想说的话。

“对,如果有可能,我也想象迪安或者萨尔一样,安定一阵子,存一笔钱,就再一次随性的行走在路上,当然,这个旅程,最好不要像小说里那么艰苦,经常性的吃完上顿没下顿。”冯一平说。

“最好,还能像迪安那样,路上遇到那么多喜欢他的女孩子?”柏主持笑着说。

“也不要像迪安那样,当然,我觉得,如果能有一个像玛丽露那样的姑娘,自然是再好不过。”冯一平笑笑。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不由得想起后来电影版的《在路上》,扮演玛丽露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来。

“其实,我最羡慕的,还不是他们能够随心所欲的随时在路上,我最羡慕的,是他们好像能没有什么负担的,就这么随时离开原有的生活。”冯一平说。

“你想想我们,15岁之前,必须要读小学,22岁前后,就得拼命找工作,找到了工作,就得拼命工作,还之前上学时的欠款,改善家里的生活,为以后的生活,积累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