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书记的重视和赏识(第2/4页)

黄承忠说是郭国坚主持讨论的结果,搞不好就是冯一平的意见。

“我是觉得,沿海一带的发展,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但是他们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所以有些拿不定主意。”

“盛正,你现在是一地主官,做主官和原来协助别人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首要的任务,不再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是积极主动的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力量,为自己的辖区谋发展。”

“在这个大前提下,其它所有的顾虑都可以抛到一边,既然你拿不定注意,小郭可能已经有了另一套规划,你为什么不去找他了解清楚?怎么,顾忌脸面吗?只要是为了工作,那些又算得了什么?”

盛副省长对自己的这个侄儿有点小小的失望,做惯了别人的下属和助手,一时办事的方式还调整不过来,遇事又不够果决。

“你们年轻人,也要有年轻人的圈子,小郭现在在省委政研室,了解省里的动态和精神,就是不为工作,和他保持联系,对你也有很大好处,明白吗?向他请教没什么不好意思。”

盛副省长算不上和蔼的提点了自己侄儿几句,“你自己也要加强政治学习,城镇化自然是没错,但是,你镇了解城镇化吗?城镇化的途径可以多样,城镇化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发达地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但是不是就一定适用于所有地方,或者说是最好的方式呢?”

到了他这个层级,看问题的眼界,自然跟侄儿不一样,各地的条件不同,沿海的那一套,在他们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他们这个内陆省份,没有沿海那么多的投资拉动。

末了,叔叔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盛正只能去找郭国坚谈谈,他决定,如果到那时,觉得自己的规划还是最好的,就直接找冯一平谈谈,只要和冯一平谈妥,相信镇里绝对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

盛正有些烦恼,他的前任郭国坚现在也一样,有些焦虑,怎么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郭国坚现在的工作,比之前还要忙碌。

他所在的省委政策研究室,还有另外一块牌子,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加上4名后勤人员,一共编制了38人,38人里,虽然只设了一正三副四位主任,但处级领导职数就有15人,所以他这个正处在这,并不起眼。

政研室一共有五个职能处,工业经济、财金贸易、社会发展,以及综合处和秘书处。

他被分配到社会发展处,主要负责调查和反应全省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情况,了解和掌握教育、文化、人口和社会保障,社情民意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他感觉现在好像又跟在市共青团时差不多,虽然都是一些务虚的工作,但一天到晚,那是各种写不完的文件,至于加班,那太是常事了。

写出来的这些文件,有些可能到了省领导的案头,也有一些在省领导的讲话里有体现,不过,迄今为止,他写的那些文件,还没有一份得到省领导的亲自批示,至于和省领导亲密接触的机会,现在同样没有遇到。

虽然辛苦,虽然没什么大的成绩,但这几个月下来,他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猛涨,于是,从月初开始,他花了十多天时间,他把当初冯一平提出来的那些想法,系统的阐述出来,写成一篇《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文章,得到了自己老爸的首肯之后,郑重的交了上去。

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篇承载了他希望和心血的文章,递交上去已经一个多星期,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哪怕是领导不找自己谈话,在那篇文章上批示几个字返回来也好啊,难道领导们对自己的看法,非常不认同?

“郭处,这是你要的文件。”下班前,一个手下交给他一份材料,那是关于省城大学竞争力的调研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