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5页)

说着,她又要起身到草锅前添水。

被傅斯珩止住:“是放这里的水?”

“对,水缸里面。”

添了水,稻草引燃后再加干柴,干柴烧得噼里啪啦作响。土屋内竟迅速热了起来。

“快过年了,你们拍这个也挺辛苦的吧?”

“还好。”

“明儿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过年我儿子媳妇回来,还带大孙子回来。”映着火光,老奶奶笑得很是慈祥,“你多大?二十五六有了吗?”

“嗯。”

“那也没多大啊。有孩子了吗?”

“刚结婚。”

“哦哦,我儿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的大孙子都会叫人了,一口一个奶奶。”老奶奶一边回忆,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傅斯珩听着,偶尔应几句。

暮色逐渐沉下,雨停了。

炊烟再次升起。

“你们夫妻俩工作都挺忙的吧?我儿子儿媳就是,早出晚归的。”

傅斯珩未开口,听到了安歌的惨叫声。

“啊——”

“嗷傅傅!”

“怎么了?”老奶奶也被吓了一跳,急忙扔下手中的火叉,蹒跚着跟在傅斯珩身后。

傅斯珩反应快,几乎是老奶奶起身的瞬间,他已经走到了房间门口,推开了门。

怎么两个字没说出口,安歌迎面跳到了他的身上。

傅斯珩伸手接住。

“珩宝。”

安歌刚睡醒,她的长发微乱,双手勾着傅斯珩脖颈,长腿紧紧地quan在傅斯珩腰上。

“有老鼠啊!”安歌一想到开灯时见到的场景,双腿圈得更紧了,“它刚才在啃柜子。”

“不知道从哪里叼了个苹果核过来!”

傅斯珩微哂。

“真的有老鼠!”

“好肥一只。”

“我要喵弟。”

“怎么了啊?”老奶奶一脚踏进来,一抬头,看到抱在一起的俩人,慌忙哎唷着转身,还贴心得将门带了起来。

“奶奶?”安歌急忙从傅斯珩身上滑下来,她动作太急,差点儿摔倒,“奶奶你听我说!”

弹幕:

【哈哈哈哈哈对不起,这是我没想到的!千算万算,没算到娘娘竟然怕老鼠,按她的性格不应该上去就给老鼠一个过肩摔吗!】

【有人看清娘娘往傅总身上蹦的动作了吗?呲溜一下,直接省去了起跳的步骤,比偷跑的老鼠还快哈哈!】

【对不起!我只注意到傅总的动作自然又熟练,熟练到了甚至让人心疼的地步!盲猜这俩人肯定没少玩这种姿势!】

【???我怀疑你们在开车,且我有证据!】

……

小厨房里。

“我等会给你拿张粘老鼠板。”老奶奶怕安歌冷,拖了个火盆出来,往里面添了点烧成碳的干柴,“烤烤火。”

“谢谢奶奶。”安歌乖巧道谢。

老奶奶又从地窖里摸了两个红薯出来,埋进了火盆里:“吃得惯这个吗?”

“烤红薯。”安歌偎在傅斯珩身边,“以前读书的时候可喜欢了。”

老奶奶笑道:“我那小孙子也喜欢。”

没一会,屋内弥漫开了浓郁的烤红薯香气。

拨开碳火,老奶奶用火叉将烤红薯夹给安歌。

安歌掰开烤红薯,撕下一片,喂到了傅斯珩嘴边:“尝尝?”

“甜的。”

傅斯珩尝了一口。

老奶奶笑眯眯地看了会,又去炖排骨。

屋内很暖,烤红薯极香。

时间仿佛在这座偏僻的小村庄里慢了下来,年越来越近,家家户户开始备起了年货。

过年,对这里的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意味着团圆。

年夜饭早早地备好,杀猪腌肉,自家捏包子蒸糕点。

忙不过来的,几家聚在一起,分工合作。

年味极浓。

这一期,导演自始至终都没有公布任何任务,日子一天天过去,节目没有任何波澜,没有撕逼掰扯,只有细水长流别样的日常。

一开始以为会无聊,但安歌被老奶奶带着,天天忙着学捏包子。

一大群人聚在村长家忙着和面包包子。

最后一天村长不在,一大早去赶集了,替这里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采购烟花、烟酒和散糖。东西多,傅斯珩和姜临被请过去帮忙,他们倒好,直接“打劫”了节目组的车。

最后一天,安歌总算学会了捏带花边褶皱的包子。

见傅斯珩进来,安歌捧着掌心的小包子,献宝似的举给傅斯珩看:“给你的小包子,可爱不可爱?”

她的手上沾满了面粉,怕包坏浪费面,她揪的面团都特别小,包出来的包子也是小小的一个、

“接啊!”老奶奶催促道。

见傅斯珩接过,老奶奶忙说:“我们这里啊,管小孩子叫小包子。过年新媳妇给丈夫包包子蒸包子,寓意来年会生小孩子。”

“准着呢,不会错的。”

村长笑道:“你们赶紧生一个吧,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