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5页)

“都选好了吧?”导演背着手,转了一圈,“可以拿出来了,展开纸条看看你们是几号数字。”

“报数!”

四位女嘉宾从程灵开始依次报数。

程灵:“一!”

乐珊:“三!”

安歌:“二……”

书淡淡:“四。”

导演打了个响指,立马有四名工作人员上前,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举着一张建筑照片。

待看清数字后,他们举着照片站到了对应数字的女嘉宾旁边。

导演适时补充:“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

“尽情体验吧!”

安歌偏过头朝旁边照片看了一眼:“……”

这导演是不是和她安某人过不去?

傅斯珩看完,面无表情。

弹幕笑疯。

弹幕:

【盲猜傅总的内心:这是什么玩意儿!这地方能住人吗?算了算了,毕竟是自己老婆选的地方,或许还能再抢救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娘娘这手气也是没谁了,一抽一个准,下最快的手,住最破的房子!】

【现在竟然还有茅草房???这也太惨了吧,现在可是冬天啊,山里有暖气有空调吗?】

【老实人告诉你哦,这些都没有!这里应该是西部一个比较贫困的山区,连交通都不发达!】

【呜呜呜呜呜呜娘娘给傅总捂手那段好甜啊!我感觉这个节目组就是在故意为难我们钞能力夫妇,明明积分够多了,下一秒导演宣布:好,那我们不看积分了,看运气吧。】

解散后。

四对夫妇打着伞,在不大的小村落中摸索着往临时住处赶。

越往里走,连炊烟都稀疏了下来。

安歌和傅斯珩在二号房前站定,在两人的沉默中,弹幕笑得更大声了。

弹幕:

【怎么肥事!怎么还有一棵树从房子里面长了出来!】

【里面没铺地砖吗????】

【茅草房茅草房,哪来的地砖?有块板砖铺一铺就够奢华了。】

【我都不敢想象现在竟然还有这种危房……屋顶破了一边,没地砖就罢了,还是茅草糊的??】

【这节目是夫妻版变形记吗???为了节目效果,没必要吧?】

【非杠。不是为了节目效果。默默插一句,可能大家平时都看不到,也没多少机会可以看到,但现实确实如此。在我们吹着空调打游戏的时候,山区里的很多小孩子要早起翻过山头赶十几公里的路去学校。我支过教,从来没有看到那样的景象,远比从电视从照片上了解的还要荒凉还要落后。

第一天,看到满身泥泞为了过来上学冻得手都裂开的小孩子,我站在讲台上一下子哭了,太难受了,真的很难受,那个山区严重缺水,洗澡要去几公里外的镇上。

没有投影仪,没有网络,只有一块破黑板和几支粉笔,刚去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哭,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一家一家地家访,一个班零零散散四十多个孩子,住址分散,常常走半天才能赶到一户人家,大多数人家都是这种土屋,更穷的就搭个棚子,冬天一家几口人挤在四处通风的棚子里。】

【科普一下,国家扶贫的力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真的一直一直都在变好,但毕竟基数在那里,请多给我们的国家和相关工作人员一点儿时间!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你们快看节目组的公告#与你们一同前行#,未敢遗忘,未来的路希望与你并肩前行,哪怕你已老去。】

【这题我会!夸爆节目组啊啊啊,我哭了,老去既指本期的主题,也指这些老去的村落,与你并肩前行,求求你开捐款通道!】

【惊觉这大概最和谐的一期节目了哈哈!】

……

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傅斯珩带着安歌推开了那间看上去要稍微好一点的房间。

茅草屋顶,外面糊了层黄泥,里面倒是砖墙结构,地面上铺着板砖。

家具很少,一张桌子并几张方凳,四壁空空。

这里不睡床,用炕。

安歌将背包放在炕上,指尖在桌上上抹了下,打量着这间房子。

房子刚被打扫过,挺干净的。

“家里没人吗?”傅斯珩问。

“这家婆婆一早就出门了,说是尽快回来。”工作人员朝门外一指,“收拾好就可以去村长家集合了,午饭村长请客。”

“就村头那个小楼建筑,看到了吗?”

“好,谢谢。”

村落沿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分布,从南到北坐落了不少人家,但这些人家基本上都非常破败,门扉紧闭,院内枯草比人高。

村长家,上菜的间隙,村长简单地说了些情况。

大致意思是村里年轻一辈嫌山村里穷,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如今村子里根本没多少人。上了年纪的老的老,死的死,一来二去,更荒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