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版评论摘要(第4/4页)

我们已经熟悉了奇特的故事:一个人卖影子,一个人卖笑。别停下沉思:那些人在那儿都卖了些什么?许三观作为一个丝厂送茧工给我们带来了沉思。许三观卖的只是他自己的血。是因为“猪肝”吗?是为了解救一个重病的年轻人的生命吗?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艰难时期的一点点自由吗……人物生动的,粗俗的语言说明了小说包含的内容,爱开玩笑的人能使人变得更理智,并细腻地表达心灵的感情冲动。显而易见的:这里描写的是一种新的自主权。我们见到的余华是一个有主见的时间证人。(《新德意志报》2000年6月3日)

《许三观卖血记》这一感人故事的作者使读者能同样感受到这个真实的事件……小说有娱乐性,因为作品的情节进行得快而紧张,小说让人喜欢,因为讲述者能够影响读者,但没有让人陷入同情。(德国《柏林画报》2000年3月19日)

当年轻的工人许三观在那里看望他的亲戚时知道了这种说法:在农村只有卖血的人身体才好,才能讨到媳妇。在回城的路上他加入了两个正要去医院卖血的农民的队伍……余华自己也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长大,他勾画了一幅那里生活的生动图景。他用幽默和热情描绘了耐心忍受类似饥饿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图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甚至处于邻居的监视中。(德国《宾德乐日报》2001年5月23日)

余华的小说以无法抑制的陌生性冲击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这是很好的现象。同时这些小说很容易阅读,需要的时间也不长,余华自己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表现得很理智。“我被你们选中完成这个作品,这次写作”,他说。《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确实选择了一个优秀的作者。(北德电台2000年6月7日)

余华诙谐的家庭小说有时就像中文写成的喜剧。自己也在这样一个“曾经没有自行车”的省城长大的作者以令人惊讶的粗俗和不加修饰的语言保证我们了解陌生的世界。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对普通人以及他们幽默的生存策略而言是熟悉的。(奥地利《标准报》2000年7月8日)

余华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贫穷,他用消遣的方式表现罪恶、误解、性格缺陷包括解脱和互相尊重的时刻。这种方法让人联想到布莱希特。(德国《比勒菲尔德城市报》2000年2月24日)

余华是一个能够展现语言所能表达的对历史的理解力的作家。失败者让他体会到历史所忽略的小人物的损失。这是关于一个不放弃,始终抗争,失败后又重新站起来应对下一次失败的人的故事。(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报》2000年10月16日)

对知情人来说,在中国通过卖血赚点钱一直是受欢迎的。某些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种可能性得以继续。工人许三观也无法拒绝这个提议,特别是他要用这些钱实现自己的结婚计划……余华完成了《活着》后证明,他仍然能够用精巧而便于理解的幽默写作。这是一部流浪小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存喜剧。(奥地利《维也纳信使报》2001年7月2日)

余华的这本书,德文译名叫做“那个卖血的男人”。本书缓慢地进行着农民式的思考,并在思考中解释着什么。或是想解释汗钱和血钱的区别,亦或是想解释血之力量与肉之力量间的差异。(奥地利电台200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