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惊人之举(第3/9页)

贾士贞看看庄同高,庄同高的脸色异常难看,情绪也有些激动,贾士贞本想安慰他几句,然而,他觉得这个时候不是安慰的时候,而是对庄同高的认识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庄同高同志啊!你连什么是跑官要官都分不清,连什么是与民争利都弄不清,我不知道这些年你在组织部是干什么的?或者说你这个干部科长是怎么当的?”贾士贞态度十分严肃地说。

庄同高低着头,也许刚才是一时激动,脸色由红变白,或许是对自己刚才的话感到后悔。

贾士贞很能理解庄同高,他毕竟在市委组织部工作了那么多年,而且又是干部科长,组织部门的特殊待遇滋润了他们的自尊和自傲。现在突然间要取消这个特殊待遇,一时间思想转不过弯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室内一阵沉默之后,庄同高说:“我们这些老同志怎么办,如果竞争不上,怎么对待我们?”

贾士贞说:“你的意思也想参加竞聘?”他犹豫了片刻,接着说,“如果你想参加竞聘,可以,我们可以对市委组织部的同志年龄放宽,不过,我认为你们年龄都偏大了,还是参加下一步副县处级干部的竞聘为好,何必还去竞聘组织部正科级干部呢?不管你们这次能否竞聘上市委组织部的科级干部,像你们这几个老科长在下一轮竞聘副县处级干部时都可以以正科级干部身份参与竞聘。”

庄同高在一瞬间觉得贾部长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时想不出什么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矛盾心情。其实,他哪里敢参加竞聘,只不过是想争一点面子罢了。

市委组织部公开面向社会选拔八名科长主任,一经宣传,不仅市里各家报纸、电台大肆宣传,连省城的报纸也大肆宣扬起来,在随后的时间里,市里大小报纸的记者,还有市外的记者专程赶到西臾市。无奈之下,贾士贞只好临时成立一个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抽了两名年轻干部,又从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各抽两名工作人员。

贾士贞的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轰动,人们大都是赞赏有加,认为市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组织部长是真心实意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否则也不会首先从组织部本身开刀。然而,市委组织部内部却如临大敌,那些符合报考条件的干部,一方面人心惶惶,一方面又想通过考试重新在组织部里立住脚,但是所有的人都在暗暗咒骂贾士贞,说他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只是为了自己出风头,出政绩,是一个地地道道向上爬的政治骗子。

按照公选办的公告,本次公选组织部的科级干部报名时间一周,资格审查一周,距离考试时间只有一个月,考试课程只有一门,称为公共知识,主要是考大家平时对政治、文化以及实际工作知识的掌握程度。每张试卷150分满分,每个岗位按文化考试取前三名,进入考察、体检、答辩。

自从西臾市委组织部公开选拔科级干部以来,西臾一下子出了名,贾士贞也成了热点人物,办公室电话、宿舍电话和手机几乎要被打爆了,有省委组织部曾经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还有一些市县的领导,以及他的父母,亲朋好友都打电话来,有说情的、有咨询的、有赞扬的、有指责的。但是对于贾士贞来说,他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顺利进行着。

高兴明担任公选办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他的心里却窝着一肚子气,大小事情到他那里,他便推给贾士贞。他觉得自己简直成了一个傀儡,这个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当得窝囊,不是对这项工作不理解,而是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贾士贞布置给张敬原和庄同高草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稿子的事,也自然地落空了。贾士贞当时这样做,一则是要试试这两个干部科长对待干部制度改革到底是什么态度,再则也想看看市委组织部的干部是什么样的素质,对待工作到底有没有责任心。现在,市委组织部已经成了一锅粥,谁还有心思考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案,他对这两个干部科长也有了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