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不定诉愁(第4/10页)

比方说,咳嗽、流泪和鼻塞同时存在,其中最难受的是咳嗽,那主诉就是“咳嗽”。

接诊新的病人,圆乘寺大夫既有些高兴,又有些紧张。

高兴的是他最擅长诊治该病!紧张的是自我警示:千万不能误诊!

无论是谁,刚成为医生,接诊新病人,都会激动又紧张。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医术的提高,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不能轻率,不能误诊,也不能流于惯性,需要告诫自己“勿忘初志”。

对此,圆乘寺大夫认识非常明确:这个病人在院长看来,可能无足轻重,而自己初出茅庐,却需要非常负责任地诊断,依据病情,谨慎投药,尽管无关乎一个病人的生命,却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延误治疗的时间,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他手上拿着病历,开始进行诊断前的必要询问。

病人叫村石真纪枝,年龄是二十三岁。

其人看上去身高只有一米五或稍多,身材有点短小、瘠瘦。

她的容貌跟体征很搭,长脸,白净,单眼皮,皮肤绷得较紧,性格似乎有点倔犟,长得不算特别漂亮。当她傲气地把脸扭到一边时,表情不和气,却显得特有烈女气概。

这是圆乘寺大夫第一次给这么年轻的女性看病。不说容貌,她的形体圆乘寺大夫就很喜欢。

她的工作单位是K造纸厂,是这个镇上最大的工厂。

圆乘寺大夫掩饰着兴奋的情绪、用傲慢的口气说出第一句话。

“你是什么时候产生这种急躁情绪和不稳定心态的呢?”

女病人思索片刻后回答。

“可能有十天啦。”

“晚上能睡着吗?”

“基本上能……”

“容易入睡吗?”

“唉。”

她有些倦态,对圆乘寺大夫的询问感到厌烦。

圆乘寺大夫心想:她会不会嫌自己太年轻呢?他的这种担心胜过对她病情的关注。于是,他拿起笔来,刷刷刷地将横写的文字填进病历,以给自己增添些权威。

“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或事件吗?”他慢条斯理地发问。

可能是横写的文字起了点作用,她沉默片刻后,恭恭敬敬地回答。

“没有。”

“食欲怎么样呢?”

“没太有。”

“可能是因为天太热吧?”

当时正值五月初,炎热的感觉不输夏季。

“我觉得不是。”

“胃不舒服吗?”

圆乘寺大夫注视着她的上腹部。

“偶尔有些疼。”

“肯定是胃部吧。”

她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胃,像征得胃的许可一般,抬起头再点点头。圆乘寺大夫很快又用横写的文字把它记下来,接着问:

“饭前疼,还是饭后疼?”

“饭前……”

“大便呢?”

“啊……”

“解手呢?”

圆乘寺大夫虽然有点羞怯,还是故作镇静地大声问道。

“一般。”

“一天一次吗?”

她似乎听到了不堪入耳的内容,猛然仰起低着的头,狠狠地瞪了圆乘寺大夫一眼。圆乘寺大夫见她有点恼怒,便大惊失色地缩成一团,迅速将视线转移到病历上,并开始注意问话的声调。

“其他呢?”

圆乘寺大夫垂着眼帘问道。

“‘其他’指什么……”

“指胃部有无烧灼的感觉,打嗝不?头疼不?”

“有点打嗝……”

“噢!”

“头的后部有时疼,感到身体疲倦。”

圆乘寺大夫急忙做记录。村石真纪枝毫无表情地注视着大夫,缓缓地说:

“心脏周围也有点难受……”

“是心脏吗?”

“是。偶尔还头晕……”

她有些盛气凌人地、喋喋不休地诉说。圆乘寺大夫只得如实记录下来。

“各种症状好像都有。你觉得最使你难受的,是开头说的那种焦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