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不定诉愁(第3/10页)

何况学校图书馆有的是书,朋友那里也基本齐全,借着看完全没问题。考试之前,可以咨询高手,一边听他讲,一边用心或用笔记下来,和有没有书关系不很大。

没有书照样能熬过来,所以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手中无书,不能随时翻看,反倒逼迫自己当场就得记住,有这样的好处。

圆乘寺大夫当上医生两三年后,才开始买医学书阅读。在此之前,他的知识几乎都是听别人讲或看别人写,才记入脑海的。他幽默地说,自己接受的是活的视听教育。

这种无书可阅的情况,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不,岂止是不好,简直是很差。

如实说,他是班上屡屡补考的五常客之一。当时,他碰见班上成绩最好的男生,就恶狠狠地说一句:你学习得第一就好吗?最后,他想方设法毕了业。后来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考试。

姑且不论成绩孬好,在以最少的资金和精力投入而当上医生这一点上,圆乘寺大夫也许是最厉害的。

这次来到F町医院,他对阅览医院的医用图书充满期待。

本来,内外科专业书是内外科医生所必备的资料,而医院图书馆里的有关书籍却没有人借。他看准了这一点。把这些书当做自己的书,全部借入囊中。

他当年去F町时,F町还不是市,町内的人口还不到五千人。

F町利用富士山倾泻而下的丰富水源,建了几个造纸厂,但规模不大。

这个地方,空中弥漫着烟雾,地上堆积着淤泥,虽有些原始,却让人觉得悠闲自在。

不用说,医院是町立,而不是市立。

医院的院长兼任外科主任,也兼内科医生,他是圆乘寺大夫所在医务室的前辈,今年四十五岁。内科、妇产科各有一名医生,加上圆乘寺大夫,总共四个医师。

医院有四十多个住院床位,可以说,这是个较大的私人医院。

医生和病人的比例,大致是一比一千。就是说,这家医院的四个医师,基本可以满足镇上五千人的医疗需求。可是,这个镇子还有一家私人医院,设有内科和外科。

把这家私人医院计算在内,是六个医生为五千人服务,医生相对有点多。若是让大家悠闲地工作,这种配比正合适。

圆乘寺大夫在F町待了一个月,渐渐熟悉了当地的环境,适应了医院的氛围。就在这时,他遇到了那个叫村石真纪枝的病人。

这个医院里新来的病人,程序上是先由院长检查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后,再转给主治医师。

对于门诊病人,圆乘寺大夫重点收治院长转来的复诊患者,按照院长确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和治疗。对于住院病人,先由院长进行基础诊断和初步治疗,他再参与后续的治疗工作。

这种老道的医师和新手一对一搭配,是经常采用的工作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新手的差错率和事故率。

当然,这只是基本原则,未必一切操作都这样严格划分。比方说,复诊病人是院长的熟人或其他医生介绍的朋友,也未必非得院长亲自接诊。如果属于轻病号,可以直接交由圆乘寺大夫诊治。相反,复诊病人病情恶化或情况危急,还得请院长亲自出马。

再说,院长除了诊疗外,还有社会活动,经常外出不在家。这时,一切病人都由圆乘寺大夫诊治,不分新病人、老病人。

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情况有变,及时调整。这也是小医院的长处。

当时,村石真纪枝初次来院,院长在,因需要亲自接诊的熟人多,何况她的主诉是“焦躁”,不是多么重要的病,院长就把她转交给了圆乘寺大夫。

所谓主诉,德语是complain(德语,“主诉”的意思),英语则如文字,也就是患者感到最痛苦的典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