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人(第2/5页)

皇帝棺椁最后的清洁工作是伊术敏做的。她拿着抹布,打着手电筒,跟周医生一样,从脚顶板被盗墓者砸开的那个洞爬进去。椁内有很多烂布条垂下来,稀稀拉拉的,她把那些垫在尸骨下,为保护光绪皇帝龙身不腐的檀香木料和青灰色粉面都弄出来。后来,领导让她把这些粉面晒到崇陵的宝顶上,找找里面还有没有漏掉的宝贝。她翻来翻去地找,什么都没发现。

楠木棺椁上写着奇怪的文字,金黄色的。后来,专家说,那是梵文,四大天王的名字。到处都是菩萨像,石门上有,棺盖上也有。菩萨们闭着眼,合着掌,坐在莲花上,周围是云,脚下是山,山上是花和凤凰。伊术敏觉得,有这些菩萨,地宫里看着并不那么阴森可怕。

金井是在光绪皇帝的棺椁下发现的。金井里没水,只是一眼深几十厘米,直径十几厘米的小洞。金井是地宫和陵墓的核心,是最初选定陵墓时的“风水之穴”。为通地气,接阴阳,建地宫时,与金井相对应的位置都预留了空洞,洞里放入宝物,镇墓压邪。他们从金井里捞出了一堆怀表、玉石、翡翠、珍珠和铁球。这便是当年的盗墓者因为疏忽,而给他们留下的“收获”。

地宫下有“金刚墙”,金刚墙由一条条被称为封门石的大石条垒成,石条间有凹槽和凸棱,顶部铁锔子相扣。当年,盗墓者所挖的盗洞是U字形的,因为弄不开金刚墙,只能绕过它。

游客参观地宫不能从盗洞爬,所以必须弄开金刚墙,领导们找来当时驻扎在西陵里的通信部队帮忙。军人可靠,还不要钱。刚开始,战士们在外面想尽办法,都没能使封门石动一下。后来,他们从盗洞爬进去,在里面用撬棍将最顶部的石条撬开一条缝,用绳子套住,十几名战士喊着口号,拉了十来分钟把它拉下来后,其他的四十多块石条才被一块块地拉下来。

金刚墙打开后,她开始跟其他工人一起建下地宫的台阶。他们把通往地宫的路用砖头垒好,灌上水泥浆,用砂轮把台阶一级一级磨出来。

1980年6月15日成立的发掘小组,到了8月1日,他们便开始卖票了。票一角五分钱一张。最初,游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也没出现什么井喷现象。游客是在1987年时才突然增多的,很多人看了当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后找过来。他们对她说:“小姑娘,你知道吗?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荣辱兴亡都在这里尘埃落定了。”至今,她都没看过那部叫做《末代皇帝》的电影。她只记得,在1989年的上半年,游客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开了三个窗口,票都卖不过来。但很快,清西陵的生意又冷清了下来。

术敏的老家在易县的北百虹村。4岁时,她跟着家人搬进了清西陵,住在昌陵附近的村子里,父亲那时是附近林场的场长。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还有那些王爷陵、妃子陵、阿哥陵,都是她从小玩耍的地方。

她从小胆大淘气,父亲总给她一个耙子和竹筐,让她到昌陵里捞松树下的松包。后来,她到易县县城里上中学,便离开了西陵。

父亲是1976年得病去世的。父亲走后,她一个人跑去林业局,问领导能否照顾一下,帮自己安排个工作。父亲生前人缘好,有一次水灾,父亲拿出700元钱去公社捐,公社人说:“老伊,你还一大家子人呢,不过了?”非逼着他拿回去300元。

那时的人重感情,便把她安排去了易县招待所。当服务员时,她常想起西陵。她记得念中学时,有一次老师带他们到泰陵参观“收租院”的泥塑展和“学大寨”的图片展。当时,她看着这熟悉的环境就想,将来长大了能回到这里上班才好呢,风景好,也清闲。让她没想到的是,一次发掘地宫的计划让她实现了自己少女时的愿望。她回到了清西陵,在光绪皇帝的崇陵里,在那间小小的班房里,一待便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