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页)

1938年6月,根据海军省的要求,有一千二百六十名犯人在靠近网走刑务所的美幌建造的海军机场工地上劳动,完成了机场的建设任务。

海军省对这一成果颇为关注,向司法省要求派遣两千名犯人,于翌年1939年9月去日本的托管领地(7)马里亚纳群岛(8)的提尼安岛,以及马绍尔群岛(9)的沃特杰岛建设机场。

要凑齐两千名犯人并非易事,司法省行刑局(10)一时也难以决断。而且,监狱法规定“犯人在刑务所外劳动,仅限于国内”。所以,海军省的要求,在法律上是不可能被满足的。但是关于这一点,有解释说,如果将靠着岛屿的船只当作犯人的宿舍,将它比作在国内,每天上岸去岛上工地干活的话,不应算作违法,并将此视作战争时期的特例。

行刑局首先向两岛派遣视察员。最令人担忧的是犯人逃跑,不过把岛屿看作是一家刑务所就用不着那么担心了,于是行刑局按司法大臣的命令,决定将这一办法付诸实施。

挑选犯人是个难题。不料从犯人中招募志愿者时,应征者超过规定的人数,达到两千六百六十人。行刑局面对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喜出望外,经过审查挑选两千名合格者,冠以“南方赤诚队”的名称组成作业队。

1939年12月8日,行刑局向提尼安岛、沃特杰岛两岛各送去一千人。

将船只当作宿舍只是一个名义,所以在岛内搭建简易监舍,犯人被收押在简易棚里,出工时直接进入机场的建设工地。

看守们最应该提防的是犯人暴动和发生逃亡事故。按最初的计划是每名看守负责看管三名犯人,但因预算等关系,监管率为每名看守负责看管十名犯人。因此为防备出现不测事态,给看守配备了手枪、卡宾枪。但是,工地现场有劳动用的铁锹、丁字镐、铁棒等危险物品,一旦发生骚乱,岛屿就会立即落入犯人手中。这是不言而喻的。

掌控作业队指挥权的看守长偶尔会向他们训示工地是国家事业,在严密监视的同时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在给养方面也表示了心意,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不祥苗头。

尽管如此,两岛还是发生了三起逃跑事件,尤其是1940年4月15日提尼安岛发生的事故中,造成了两名犯人死亡。

那天上午11点20分时,全体犯人返回监室吃午饭,两名犯人提出有职员托他们去职员宿舍里干活,所以专职看守便让他们离开了监室。

不久,下午的劳动开始,专职看守在下午1点20分时发现不见两人的身影,就到托他们干活的那名职员那里去询问,得知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于是向作业队本部报告他们逃跑了。本部立即让全体犯人返回监舍,进行全岛搜索,直到太阳下山后还在查找犯人的踪迹,但一无所获。16日上午8点20分左右,有农民发现他们从家后门偷偷溜进去偷了两个饭团、一个罐头,便向搜索队报告。

追捕过程中,两人爬上山丘斜坡意图逃跑,却被搜索队包围并逼进甘薯地里。在看守部长和看守靠近到二十米距离的位置时,一名犯人拉着了手上的达那炸药(11),喊回另一名想要逃跑的犯人,两人抱在一起趴在达那炸药上。看守部长和看守吃惊地后退几步时,达那炸药爆炸,一个人的头颅飞越部长的头顶,另一个人的头颅落在看守身后。

两名犯人显然是在去提尼安岛的船上开始亲近起来的,判断两人的逃跑原因是为了一个月前两人劳务地点分开而感到忧伤。同时,从两人自上船以来的活动细节来看,推断自杀是殉情而死。

逃跑事件只发生了三起,但在风土气候与本州截然不同的岛上生活,出现了许多病人。因登革热、痢疾、伤寒等疾病,有四十五名犯人、十名看守死亡,另有五名犯人发生精神错乱,用上吊等手段自杀。